國產手機老大波導在報出4.7億元巨虧的8天后,就開始用利好消息來刺激股市。
昨日,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600130.SH,下稱“波導”)公告稱,由于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新產品毛利水平較去年有所提高,期間費用得到比較有效的控制,預計公司2006年上半年將會扭虧為盈。與此同時,波導高層架構也出現變化,兩位創業元老徐錫廣和蒲杰雙雙辭去公司副總經理一職,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樟鉉升任公司副總經理。
多位分析師都指出,波導此舉有可能與入股南汽新雅途有關,利用利好消息來刺激股市。不過,這一利好消息似乎并沒有迅速得到市場認可,昨日波導開盤3.83元,收盤3.61元,下挫3.73%。
易觀國際分析師林娟表示,波導上半年盈利是有可能的,盈利的基礎應該是來自成本的下降,而不是銷量的上升。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今年季度國產手機整體市場份額比去年第四季度略微上揚,波導市場份額沒有提升。
控制成本存在隱患
“過去的手機配件和主板并不通用,如果出現滯銷機機型,就很容易導致庫存,這也是2005年虧損的其中一個原因。”一位波導的中層人士透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一直在調整產品結構,現在的所有手機配件和主板都是通用的,如果新推出的機型不對路,完全可以換一個外殼或者增減某些功能再推,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和庫存風險。該人士稱,這種調整的效果在今年春節后就體現出來。
據了解,波導手機目前主要采用基于聯發科技芯片的整體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優點是比較靈活,一個開發平臺可能生產出一系列的手機新品,目前聯想、康佳、夏新等廠家的音樂手機都采用這種方案。
國產手機轉機未到
TCL通訊同樣對記者表示季度也會盈利。“估計TCL通訊今年季度也是盈利的。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場的上升和國內成本的下降。”一位TCL通訊中高層表示,目前TCL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和份額可能還會有所下降,但公司經過梳理后,國內管理團隊趨于穩定,庫存也恢復到良性。
在渠道策略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波導已經精減了四、五級城市渠道人員,避免與“黑手機”正面沖突;而TCL手機對渠道已經采用了“限時價保”政策,來提升新品銷量和資金的周轉速度。
盡管如此,“國產手機的轉機并沒有出現。2006年國內的手機品牌的集中度會更高,以諾基亞、摩托羅拉為代表的梯隊還將進一步拉大與國產手機為代表的第二梯隊的距離。”林娟表示。
作者:孫燕飚 摘自: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