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創新劍指何方,如何實現與互聯網發展的齊頭并進,電信企業如何參與到未來社會信息產業鏈的構建,不僅是業界廣泛關注的問題,也是關系到全社會發展的問題。在昨日舉辦的中國互聯網大會電信運營創新高峰論壇上,眾多業界專家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明晰電信業創新的方向。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在發言時通過數據分析指出,在業務越來越豐富的互聯網時代,提供內容的ICP服務商們收入正在逐步增加,超越了設備產品制造商,甚至也超過了提供基礎網絡平臺的電信運營商。
內容提供商比電信運營商更加賺錢,而運營商又比IT設備制造商更賺錢。鄔賀銓列出數據顯示,提供內容服務的企業前五名為微軟、谷歌、雅虎、EBAY、AMA-ZON,市場價值是他們年收入的7.02倍;而排名前五位的電信運營商Vodafone、中國移動、AT&T、Venizon和西班牙電信,其市場價值是年收入的2.2倍左右;傳統制造商的比值就更低,IBM、思科、雅虎、Intel和諾基亞這五家的企業平均只達到1.73。
他因此認為,在互聯網行業,數字內容產業具有更高的市場價值。所以無論是互聯網運營商還是電信運營商,都必須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網絡創造出更多的內容,開發出更有價值的應用。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信息產業部通信科技委委員、電信專家侯自強(侯自強博客,侯自強新聞,侯自強說吧)則表示,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互聯網不再是個業務而是個基礎設施,抱著專網運營模式不放就很難有作為,走向互聯網,則會創造新天地。
UT斯達康首席經濟學家楊景提出,在運作的商業模式上,應該實現電信運營商、基礎網絡運營商、平臺服務商、信息服務商、業務提供商、廣電網提供商、專網提供商和互聯網運營商更好分工和有效組合,形成讓用戶完整體驗的產業鏈,目前在我國通信業已經看到了曙光。
“電信和互聯網之間的競合關系不可避免,”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表示,“兩者之間是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關系,誰也離不了誰,它們應該相互學習、資源共享”。
黃曉慶表示,中國移動將利用其六大優勢來發展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國移動在支撐能力上的優勢,為客戶提供了豐富的社會資源。第二,每個手機都能夠提供比較精確的用戶信息。第三,可以讓用戶保持在線的狀態。第四,隨著對終端管理的技術不斷的發展,以及不斷的研究,可以對用戶的終端使用習慣和偏好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更有效地把一些匹配的業務加載于終端。第五,可以按照ARPU值,也就是用戶平均每月的消費額來精確區分高端和低端用戶。第六,技術的更新,將讓中國移動有能力更加高效地去利用被閑置的帶寬,并巧妙利用這些帶寬發展業務。
中國聯通數據部工程師張云勇表示,中國聯通將開拓手機油箱業務和網絡存儲業務,降低互聯網結算成本,精細化管理流量 。
電信業與互聯網加速融合勢在必然
更新時間: 2007-09-30 14:01:5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