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正著手調查2007年第2、3季NAND型快閃記憶體(Flash)漲價一事,是否為聯手拉抬價格,涵蓋美、日、韓、臺等24家業者因涉嫌操縱NAND Flash價格,在美國遭到集體控告,不僅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新帝(SanDisk)相繼表示已接獲傳票,更令業界意外的是,臺廠華邦電及茂矽亦同列被告,由于該2家臺廠并未生產NAND Flash卻列被告,令業界相當不解。
根據國際媒體報導,這次美國司法部所調查NAND Flash價格聯合壟斷案,共有24家相關業者被列為調查對象,除新帝、三星、東芝(Toshiba)3家主要NAND Flash制造商外,還包括海力士(Hynix)、美光(Micron)、瑞薩(Renesas)、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等,而多家廠商亦開始配合司法部調查當中。
茂矽發言人周崇勛表示,公司沒有收到類似文件,對此事正在了解當中,但茂矽從未生產過NAND Flash晶片,即使是NOR Flash晶片,也早已停止生產,因此,會被控告聯合壟斷NAND Flash價格,其實不太合理;華邦電亦表示,并未生產NAND Flash晶片,此事與華邦電無關。
事實上,在2007年第2季NAND Flash價格大漲前,該產業已經歷超過1年的景氣低迷期,NAND Flash跌價情況一度逼近上游制造廠成本區域,直到3月初蘋果(Apple)開始增加NAND Flash下單量,NAND Flash合約及現貨價才開始逐步回升。
記憶體業者表示,由于記憶體價格波動劇烈且敏感,往往在短時間內出現大漲或大跌,因此,記憶體大廠很容易身陷聯合操作價格陰霾中,像是過去DRAM價格便常常會出現超漲或超跌情況,價格變化究竟是人為操作或是業界共識,其實很難判定,當中的分寸拿捏很敏感。
過去在記憶體產業知名的一次價格壟斷案,即是美國司法部控告DRAM廠商于1999~2002年期間,聯手操縱DRAM價格一事,被控有違公平競爭原則,不僅間接造成戴爾(Dell)、惠普(HP)、蘋果等PC大廠商業損失,在2006年包括三星、海力士等DRAM大廠出面承認操作價格,且不少高層入獄服刑,當時震撼整個記憶體產業。
臺廠無端卷入NAND Flash聯合壟斷案華邦電、茂矽未生產卻列被告 令業界不解
更新時間: 2007-09-26 16:56:3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