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在臺灣半導體業界人稱“教授”的盧志遠,是臺灣記憶體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對于世界先進的無功而返,他坦承感到惋惜,而DRAM是個景氣起伏很大的產業,他認為臺商要成功,必須采取“長工變家人”的策略。
在擔任旺宏副總經理五年后,終于浮出??面升任總經理,日前,在一場公開的餐敘場合,盧志遠暢談科技產業與制程技術,顯見多年來的文人性格依舊。
臺灣半導體圈有名的兄弟檔,非盧志遠與盧超群莫屬,弟弟盧超群是利基性記憶體大廠鈺創董事長,至于哥哥盧志遠,則是測試廠欣銓的董事長,并在旺宏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敏求三顧茅廬下,于一九九九年進入旺宏,起初擔任顧問,二○○三年起改任副總,近期終于從吳敏求手中接下總經理一職,問及升職后的差異與職務上的調整,他僅以與吳敏求“英雄所見略同,無所謂放手與否”來回應。
世界先進的記憶體產業“生不逢時”,所需投資金額龐大,當時的景氣起伏又甚為劇烈,在臺積電的決定下,世界先進選擇轉型成為晶圓代工廠。
見證臺灣DRAM產業萌芽成長,盧志遠認為本土五大記憶體要成功,可以采取“長工變家人”的策略,亦即臺灣DRAM廠都是替國外大廠代工,臺灣記憶體大廠其實是有品牌原廠的長工,但不要因此感到氣餒,因為長工當久了、也能累積積蓄,反過來來看,記憶體景氣起伏劇烈,等到主人家道中落卻需要鈔票投入研發跟擴產時,記憶體廠就能協助出資,但條件是要向主人取得一半的研發所有權,這樣就能達到階段的平起平坐,等到主人家第二次需要錢時,再把主人與技術整個買下來,而臺灣記憶體產業始祖的盧志遠更堅信,此舉會是臺灣DRAM界的路。
慮志遠要DRAM廠 長工變家人
更新時間: 2007-09-26 16:56:1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