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二十多家美國半導體廠執行長等高階主管舉行的FSA論壇甫結束,今年被熱烈討論的一大議題是晶圓代工產業的下世代制程,接棒者究竟為十六寸或是十八寸晶圓頗受爭議,其中三星與IBM等業者傾向以十六寸晶圓為主流,但臺積電則認為應該直接跨入十八寸晶圓。
對于后續的市場景氣,FSA會中諸多美系業者對于中長期市場景氣多持樂觀看法,但晶圓主流制程的世代交替中,領導廠商所承受的風險甚高,包括過去從四寸轉六寸、六寸轉八寸都過程都讓領軍的IBM等業者受創,僅有在臺商領軍的八寸轉十二寸過程中發展較為順遂,加上不論進階到十六寸或十八寸所需投入資金龐大,因此究竟由哪家公司負責主導?也是會議討論重點。
此外近年來晶片高精密化,多得采用堆疊等高階封測制程,對設計業者來說,封測成本日益墊高,目前幾乎已經不低于晶圓投片成本,連帶也壓縮到晶圓代工廠利潤,為此,導致晶圓代工業者也陸續延伸產線到后段封測領域,此一話題也在會議上引發熱烈討論。
至于由國際半導體重要組織IEEE固態電路協會主導的A-SSCC即將在十一月十二至十四日在韓國舉行,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洲IC設計與經濟的崛起,除聯電董事長胡國強關于晶圓代工產業的演說外,包括LG總裁Heegook Lee也將以電視晶片為題發表技術演講,另外瑞薩執行長伊藤達等也會有所論述,而英特爾也將發表四五奈米CPU產品。
今年的A-SSCC共有三百四十七篇論文參加征選,獲選共計一百一十三篇,而臺灣獲選篇數達二十四篇,僅次于日本的二十七篇,此外大陸地區也有八篇獲選,顯見大陸半導體產業確實開始崛起。至于此次臺灣獲選作品中,鈺創董事長盧超群頗為推崇由威盛混訊IC研發經理葉澤賢所提出,關于PCI Express纜線的相關論文,目前業界PCI Express纜線化規格Gen1(2.5GHz)僅七公尺,但葉澤賢提出的Gen2(5GHz)可達十二公尺,此技術可大幅提升行動裝置的擴充能力。
下世代晶圓 臺積電傾向18寸
更新時間: 2007-09-26 16:56:1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