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以六大運營商為代表的157家央企將向國家分紅。
5月3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在會同國資委、財政部提出的意見后,國務院決定從今年開始在中央本級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企業上繳的利潤將用于支持實施產業發展計劃、國民經濟布局結構調整,以及企業技術進步、補償國有企業改革成本和社會保障。
遵循三大原則
據悉,即將試行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將按照三大原則實施。一是統籌兼顧、適度集中。統籌兼顧企業自身積累、發展和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及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的需要,合理確定國有資本收益分配比例。二是相對獨立、相互銜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政府公共預算分別編制,既保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完整性和相對獨立性,又要與政府公共預算相互銜接。三是分級編制、逐步實施。按照國有資產分級管理體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分級編制,并根據條件逐步實施。
根據此前國資委與財政部達成的協議,財政部將負責編制總的預算,而央企經營預算將由國資委編制。
財政部科研所國有經濟研究室專家對記者表示,國資經營預算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延伸手段。該專家進一步指出,這主要表現為三個作用:一是調控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二是調控收入分配格局;三是調整經濟機構,特別是國有經濟布局。
收取比例尚待決定
對于157家央企而言,目前關心的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取比例。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年初曾表示,對中央企業具體征收國有資本收益時,將分類收取,同時會從一個比較客觀、實際的水平起步。
有接近國資委內部人士認為,目前比較可能的方式是按照不同行業、不同比例收取央企紅利。
財政部方面的意見是國家鼓勵類的產業少分點,限制類的產業多分點,壟斷行業、資源類行業多分些。而具體的比例,可能參考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率(大約15%),具體數值尚未公開。
至于對集團公司紅利的收取,財政部官員說,將以集團公司和其子公司合并報表計算出的凈利潤為基數,按一定比例收取。而對于國有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多數屬于集團公司的二、三級公司,目前已經在向集團公司分紅,所以國資經營預算制度的建立對他們不會有影響。
壟斷行業成試點?
此前曾有專家表示,國資經營預算是中國特色,其他國家沒有先例,應該在下一步的資產重組中,找效益較好、職工收入過高的壟斷國企先做試點,比如煙草、石油、電信等行業企業。
對于這一說法,某運營商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有關上繳紅利的通知。有電信專家則指出,現階段運營商都在積極備戰3G,相關建網所需資金龐大,而不久前國家剛剛出臺了鼓勵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信息服務業成為今后發展的重點,按照已經公開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策略,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可能少分紅利。
根據四大運營商公布的2006年年報顯示,中電信、中網通、中移動、中聯通全年共實現利潤近111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