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資產、結構重整、防堵臺廠登陸 一舉數得
中芯國際執行長張汝京表示,位于成都的成芯引進中芯上海、天津廠全套設備后,將以生產利基型記憶體、LCD驅動IC為主,年底月產能將達1.3萬~2萬片;同時,移轉、處置8寸廠設備過程中,中芯本身將朝高階制程及12寸廠為沖刺目標。外界分析,中芯一面活化資產、一面汰舊換新進行結構重整動作,還搶在臺灣晶圓廠登陸前,率先卡位!可謂一舉數得。
力晶(5346)、茂德(5387)8寸廠登陸申請已獲政府許可,臺積電(2330)也正積極申請0.18微米制程開放進入大陸,預計快季可望有結果。業內人士指出,中芯意識未來不僅大陸晶圓廠競爭,同時臺灣晶圓廠也將登陸分一杯羹,因此搶先進行布局,不僅與武漢、成都當地政府合作以廣泛布點方式落腳,更將中芯二手設備出售給成都廠。
中芯執行長張汝京說,成芯向中芯天津、上海8寸廠添購全套二手設備,產能將很快攀升,年底月產能1.3萬~2萬片,主要產品將以利基型記憶體、CMOS感測元件、LCD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為主。臺灣半導體人士則分析,這樣產品組合幾乎與臺灣8寸晶圓廠規劃遷至大陸一模一樣,而位于成都的成芯2007年第二季就將進入試產,足足還比進軍重慶的茂德提前好幾季。
除了進行卡位戰之外,中芯也賣二手設備,張汝京表示,中芯未來將朝向更高階制程、沖刺12寸廠為主,因此讓外界猜想,中芯有意將8寸廠設備逐步轉移給“代管”的成芯,未來則可專注沖刺12寸廠及先進技術,一面達到活絡資產目的,另一方面更藉此完成脫胎換骨的結構重整。
張汝京面對外資提問賣設備給成芯如何“定價”則解釋,對中芯而言,設備賣給成芯不錯的價格,同時,中芯也曾替成芯詢價二手設備,但賣方卻高出中芯報價30~35%,對于此交易對成芯而言,也是不錯的價格。不過,他承認,確實費了一番工夫才說服上海廠管理階層把設備賣給成芯,但是反過來說,中芯未來有收購成芯權利,成芯獲利,中芯也很樂見。
據中芯統計,90奈米先進制程已占其營收14%,下半年65奈米制程也將進入量產;中芯替爾必達(Elpida)代工90奈米制程DRAM以及將跨入70奈米制程技術,使得中芯未來將更多研發資源投入先進制程領域,因此將8寸廠設備進行移轉。
來源:中國IC交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