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0月份,我國累計共生產轎車235.8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1.5%。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多媒體和網絡化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帶動了汽車電子向多種應用領域發展,也將進一步刺激半導體產品的市場需求。
2005年,全球及中國汽車半導體領域市場有哪些發展特點及趨勢?
康曉敦 歲末將至,盤點中國汽車市場,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一個喜人的局面。絕大多數人認為,經過前幾年汽車產量的快速增長,近幾年中國的汽車發展將進入一個緩慢的增長期。但事實卻往往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2005年1月-10月份,我國累計共生產轎車235.8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1.5%。
而且從各大乘用車生產廠家的產量來看,我們更是高興地看到,一些自主品牌的生產廠在乘用車的生產量方面有長足進步,而大部分合資品牌卻有比較大的下降。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汽車制造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與合資汽車公司和全球汽車制造商相比,中國本土的汽車公司進入汽車行業較晚,他們只能通過合資企業、咨詢公司或設計公司獲得應用知識。通常來講,國外的汽車廠商都會與汽車電子供應商、汽車電子系統設計公司,甚至汽車半導體廠商有一個非常大的合作,但在我國由于合資廠商外方對技術的控制及國內汽車廠商還比較弱小,再加上沒有較大規模的汽車電子廠商等原因,在整個汽車工業鏈的合作模式中,還顯得非常不夠。當然隨著中國本地汽車廠商的不懈努力,相信未來合作會不斷加強。
在汽車電子領域,國外廠商更是一如繼往地占據著的優勢。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技術方面,國內廠商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中國汽車電子廠商在核心技術的經驗積累、市場開發和資金投入方面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但我們同時也看到,中國已經非常成功地建立了消費電子、家電的低成本制造基地。中國汽車電子廠商自然會考慮效仿相同的成功法則,以尋求低成本(低端)的解決方案。在這種形勢下,中低端系統應用和車載系統將主導本地的汽車電子市場。中國汽車制造商即將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開發高質量、極其可靠和功能不斷增多的汽車電子系統與全球競爭對手抗衡。在這種情形下,中國汽車制造商與汽車電子廠商應該通力合作,一方面花費時間與精力來與國際行業標準接軌,跟上國際技術潮流;另一方面要制定自己的標準,包括與政府合作完善各種法規。
鑒于中國擁有龐大的汽車市場,如果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中國汽車電子廠商必定會快速前進。
張煥麟 援引Strategy Analytics公司的報告,2005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63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7.2%,2012年汽車半導體年收入將達257億美元。而作為第三大汽車消費市場和第四大整車生產基地的中國,雖然目前生產的汽車電子總量還很低,但在未來10年中肯定會增長起來。據預測,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將從2002年的16億美元增長至2007年的55億美元,汽車半導體的消費量從2002年的只有4.16億美元,到2007年將達到14.5億美元。
與汽車行業的增長一樣,安全標準和舒適要求將是中國汽車電子系統一個十分重要的推動因素,其他趨勢表現在客戶對的信息娛樂設備的需求上。2005年汽車娛樂將率先成為歐洲汽車產業的特別焦點,不僅車內便攜式消費電子產品不斷增長,移動電視在整個歐洲也越來越普及,車內電視解決方案的需求也會增長。飛利浦將利用其在電視市場及專門用于汽車的顯示解決方案的專長,為車內電視提供一整套系統解決方案。
另據Strategy Analytics預測,2008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收入將近200億美元。飛利浦把整個汽車系統尤其是安全系統看成是未來幾年的一個重要市場。在ABS傳感器、車內網絡(IVN)、控制器局域網(CAN)設備及智能安全氣囊系統等方面,飛利浦均表現出色。目前,全球1/5的汽車采用4個飛利浦ABS傳感器,歐洲4/5的汽車在車內網絡(IVN)采用飛利浦的控制器局域網(CAN)設備,歐洲1/2的汽車集成了飛利浦的射頻(RF)接入防盜系統。
李立揚 汽車電子半導體在全球市場的增長相當穩定,相對而言,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比較大,它是全球汽車市場的中心,每個半導體企業都想在中國汽車市場確保自身的地位。
汽車半導體市場的應用熱點集中在哪些領域?這些熱點對半導體產生哪些新的需求?如何適應這一需求?
康曉敦 目前汽車電子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開放性標準、融合性技術及創新使智能和網絡互聯互通技術成為市場上必然的趨勢。在融合趨勢中更為重要的是標準也在融合。融合性技術再加上定義清晰明確的標準,也將促使我們開發更多可插拔的、現成的零部件,客戶只需根據應用的需求選擇和搭配相應的零部件。在半導體產業,我們正將各種通用技術和解決方案融合在一起,并將采用更多的通用子系統。
創新的焦點目前也從人-人或人-機轉移到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互動。在不久的將來,通用技術之間的融合,將促使機器與機器之間信息交換的巨大增長。舉例而言,汽車將自行與當地的維修服務站交換信息——首先安排好維護保養的時間表,還可隨時進行零部件的采購。車內各種先進的電子系統還能夠促使汽車根據不同路面情況進行自動反應,使駕駛更安全、更舒適和更有效。這種融合趨勢不僅會對汽車生產商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對其他消費電子生產商帶來機遇及挑戰。
隨著全球燃油價格的不斷上升及環境保護的要求,加上不同國家在環保、廢氣排放、能源管理、汽車安全規格等問題上有不同的規定,汽車生產商在廢氣排放、燃油經濟性、環境保護等方面面臨巨大的壓力。在要求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廢氣排放的同時,開發新型能源汽車(如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以符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要求及法規,已成為汽車及汽車電子發展的大勢所趨。
安全、節能、環保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從動力總成和發動機管理,到環境控制、娛樂、防抱死制動、線控轉向、傳感器和嵌入式計算在當今汽車中的日益普及,使汽車駕駛變得更安全、更有效和更有趣。當前的高端汽車已經配備了70個以上的微控制器。而輪胎壓力監測、主動防碰撞等新型應用也在以每年6%-8%的速度增長。與這些要求相適應,汽車電子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半導體在汽車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今后汽車電子將繼續向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電子控制裝置將通過CAN總線提供穩定、可靠的低成本網絡連接;電機、開關、傳感器和車燈等則通過本地互聯網絡(LIN)進行網絡連接。另外,基于FlexRay等先進網絡的線控(X-by-wire)方面的應用也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此外,車載汽車裝置也趨向于以嵌入式計算機作為平臺,將車載通信、導航、視聽娛樂、網絡控制等集成為一體化多媒體信息系統。
回想這幾年中國汽車與汽車電子的發展,總有一種既興奮又憂慮的感覺。興奮于中國汽車這幾年的飛速發展和取得的成績,但同時也對中國汽車缺少自主品牌、中國本地汽車電子缺少技術與市場等問題所憂慮。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盡快改變這種現狀。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汽車與汽車電子必將會立足于世界先進之列。
山內直樹 就目前汽車電子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而言,我們相信智能化和網絡化是其發展的重要路線。網絡化主要包括汽車內部的通信互聯和汽車與外界的通信兩個方面;智能化主要是針對汽車安全,比如身份識別、自動識別酒后駕駛和過度疲勞駕駛以及在行駛過程中對障礙距離的判斷并及時停車等,這些技術在美國已經產品化,在中國國內也會很快普及起來。
瑞薩汽車半導體事業部主要負責汽車音響與信息、儀表盤與車身、安全氣囊與安全系統、引擎以及底盤控制技術類產品的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我們的汽車半導體相關業務占公司所有半導體業務的15%;而汽車用MCU占到所有MCU產品的30%左右。
在產品方面,瑞薩16位MCU是針對低端產品而推出的,在發展中國家被廣泛使用,大概占到市場的80%,而32位MCU是針對高端產品推出的,現在還處于一個發展階段,約占市場的20%。預計在未來三年里,32位MCU市場份額會增加到50%,而16位MCU將會降低到50%,這是汽車集成化、智能化發展必然。針對節能與環保的發展趨勢,在節能方面,瑞薩MCU產品首先通過降低功耗,加強MCU的集成性來精簡汽車內部的運行機構,從而減少電能消耗,達到節能的目的;對于環保方面我們的產品可以用于對汽車尾氣排放的監控以及車身內部空氣污染的智能檢測,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
李立揚 在短期內,傳感器或者綜合傳感器、控制和功率驅動半導體技術將會給汽車電子半導體行業帶來重要影響。
在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熱點應用有:TPMS、ABS、EMS、電動玻璃升降器、電動側視鏡、GPS等等。這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應用受市場所推動,同時越來越多的競爭壓力讓中國政府鼓勵企業獲得核心的汽車電子技術,如EMS控制等。
2005年汽車電子業上下游在合作與分工中發生哪些新的變化?如何適應這一變化?
張煥麟 目前,中國汽車電子企業約有1000多家,生產的汽車電子產品主要集中在車載電子領域,如汽車音響、儀表、通訊導航等。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迅速發展,消費者對汽車在智能化、多媒體和網絡化發展方面的需求加大,從而帶動了汽車電子向多種應用領域發展。這一變化將促使汽車電子產業鏈上游機械、電子、冶金,下游汽車維修、汽車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的發展,整條產業鏈將趨于協同。
對于整車企業、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汽車電子生產商和半導體廠商來說,應該參與到供應鏈體系中來,找準自己的位置。在未來的幾年中,全球汽車電子產能將繼續向中國轉移,中國將逐步發展成為汽車電子產品加工基地。
李立揚 由于汽車電子技術在整車里含量越來越大,車廠和模塊供應商及半導體供應商將會在中國形成一個更加緊密的供應鏈,從而參與更廣泛的全球化市場的競爭。
2006年在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的主要舉措是什么?將采取哪些研發策略和市場開發策略應對明年市場的變化?
康曉敦 飛思卡爾可為汽車電子系統提供全范圍應用的單片機、模擬器件和傳感器等產品系列。動力傳動系統一直是我們的傳統強項,另外我們在汽車電子網絡系統方面也具有很強的優勢。我們在中國也在大力推廣基于網絡系統的車身電子系統解決方案。
同時我們也在推廣我們新的收音機+CD+MP3的汽車音響解決方案。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要想在市場上保持飛思卡爾汽車電子半導體的領導地位,我們在不斷提供全范圍應用的單片機、模擬器件和傳感器等產品系列滿足汽車電子用半導體器件的同時,也有大量的汽車電子參考解決方案提供給我們的客戶,使我們的客戶能夠盡快設計出自己的產品。我們還不斷加強本地的開發隊伍(我們在中國有很強大的芯片設計中心),也有先進的后封裝和測試工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產品是面向汽車電子的。
未來幾年,飛思卡爾半導體將繼續致力于汽車半導體高新產品的開發,并進一步完善32位微控制器系列(除了以前的MPC系列外,還將逐步增加ARM系列),為動力總成和底盤應用建立以MPC5500為工業標準的平臺、為汽車通訊與娛樂建立并完善MobileGT(MPC5200)平臺;捕捉線控(X-by-wire)方面的應用,推出更多的單芯片(SoC)解決方案;增加通訊娛樂系統的解決方案;擴大智能模擬器件和傳感器的市場份額;建立HCS08/HCS12完善的8位/16位微控制器架構。
另外,飛思卡爾在針對駕駛者的信息技術上提供更多的先進功能,比如數字收音機、全球定位系統、網絡接入及電郵服務等。
張煥麟 飛利浦是在車內網絡、汽車無線電、汽車DSP和防盜系統解決方案領域處于地位的半導體生產商。一直以來,中國市場都是飛利浦關注的重點,因此不斷地將的技術帶給中國的消費者。
2005年10月,為了滿足車內網絡日益增長的需求,Philips推出業界FlexRay系統解決方案,作為應用于高端汽車網絡的協議,FlexRay具有把所有系統連接到一起的能力,這樣可以使汽車系統將孤立的系統整合在一起工作。使用FlexRay后,汽車的安全性將會由于將有效的安全系統應用于新建立的整合中而大大增強。
2005年12月,飛利浦發布了其Nexperia汽車媒體處理器系列的產品——PNX9106。作為AM/FM廣播解決方案的補充,PNX9160使得制造商能夠提供完全整合的音頻數字娛樂系統,讓消費者可以在移動中很方便地與他們所選擇的娛樂、信息和服務進行連接。
2006年,面對中國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飛利浦將繼續把的半導體技術引入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為安全和舒適的駕駛體驗和豐富多彩的駕駛娛樂生活。
另外,在就市場合作方面,飛利浦和中國內地具有競爭力及發展潛力的廠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通過和他們的合作,飛利浦得以將全球的技術同本土設計融合起來,通過這種合作,實現雙贏的局面。所以在未來,我們希望可以繼續加深同合作伙伴的穩固合作,和他們一起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山內直樹 目前瑞薩已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合作,主要是研究車載網絡、音響系統開發和儀表盤的設計等項目,針對中國本地化市場做本地化研發工作。準備在今后的三四年內投入300億日元(包括人力資源等的所有投入),加強與中國國內的科研機構、重點大學研究室等的合作,支持本地企業的技術開發,打造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的一體化架構,進而大大提高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
李立揚 我們期待更多本土化的設計,并強烈建議本土化的研發中心選擇主流的半導體供應商如英飛凌,它有著超過35年在汽車電子行業里研發的經驗。目前,英飛凌在這一市場已經擁有許多成熟的解決方案,同時還繼續產生新的解決方案,如專門針對TPMS的SP30、針對ABS系統的TLE6210等等。并且公司還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研發工程師將不必擔心在設計中的質量及相關問題。
誰將引領汽車半導體市場增長?
更新時間: 2006-01-04 13:55:1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