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移動版標準出臺已一年半有余,從目前來看,臺灣的系統廠商正在齊齊向WiMAX市場涌入。隨著美國、歐洲和亞洲的運營商們轉向寬帶無線網絡,以及英特爾開始付運PC用Wi-Fi/WiMAX模塊,大多數業內人士預計對802.16e產品的需求將于明年急劇增長。
然而,在這一波設計熱潮中,部分人認為目前業界過分關注開發針對WiMAX授權頻段的設備,原因在于電信企業和多數新運營商將會在該頻段內推出相應服務。此類人士提出警告,認為這樣可能會阻礙部分開發商(數量較少)的應用創新,因為這樣的做法增加了創新設備的開發難度以及成本。
“指望在免授權的5.8GHz頻段進行一些創新?別想了,多數公司僅僅是紙上談兵。”OLPC(One Laptop per Child)協會首席聯絡官Michail Bletsas表示,“在創新性方面,我們需要一個自底而上的方案,而眼下WiMAX正在背道而馳。”OLPC是一個非盈利性組織,致力于向全球的貧困兒童提供價格為1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
Bletsas在談話中強調,WiMAX正在努力滿足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不同需求。前者尋求的是價格便宜、滿足基礎連接;后者則追求速度、移動性,而且相比之下不那么計較成本。
在部署的早期階段,哪種需求會勝出十分明顯。“在某些地區我們產品的價格是DSL的兩倍,但得益于其便捷性所以仍然有用戶選擇使用。”Clearwire International公司首席技術官Nicolas Kauser指出。在寬帶無線服務領域,該公司與Sprint Nextel一道引領著美國市場。
在日前于臺灣地區舉行的2007亞太WiMAX高峰論壇上,Bletsas以局外人的身份發表了上述評論。在本次論壇上,臺灣本地的系統廠商展示了從基站和室內路由器,到PCMCIA/PCI Express卡和嵌入式平臺(例如智能電話和GPS設備)的802.16e原型。大部分展示設備都集中在授權頻段,包括2.3、2.5/2.6、3.4/3.5和3.6GHz。
圖:WiMAX 終端ASP預計將達100美元。
Bletsas表示,他希望業界投入更多的時間來開發面向免授權頻段的設備,這一理念受到巴基斯坦等一些發展中國家政府的支持。
但是系統廠商只關注能夠獲得即時利益的產品。許多廠商認為,授權頻段設備更容易帶來大規模的商業化批量生產,而他們需要這種批量來降低成本。“其推動價格下降的速度遠遠快于免授權頻帶產品所能夠做到的。”東訊公司一位產品經理Liu Wei-tu表示。
新興運營商Clearwire贊同這個觀點。“我們認為必須采用授權頻段,這樣我們才能控制未來的發展。”Kauser稱,“由于WiMAX標準化推動了價格降低,預計我們的基礎設施成本在明后年將有所下降。”
“亞太地區的現實問題是成本。”洋基集團(Yankee Group)負責亞太區研究的副總裁王學軍提到,“如果用戶駐地設備(CPE)成本能夠顯著降低,那么WiMAX就有很大的機會被亞洲正在崛起的國家作為基礎連接使用。”
聚焦亞洲地區
分析人士預測,從長遠來看,亞洲將成為WiMAX使用的引領者。事實上,WiBro(韓國開發的WiMAX變體)的部署已經使亞洲一步。目前,WiBro覆蓋了韓國首爾的絕大部分地區,而且正在被逐漸引入其它大城市。雖然距離全國普及尚有一段距離,但該項服務現在已覆蓋了韓國25%左右的人口,韓國電信公司執行副總裁Hyun-myung Pyo聲稱。
對芯片供應商和系統廠商而言,另一個關鍵性的推動力將來自日本,因為日本有望在今年夏季頒發牌照。臺灣地區也有望在近期頒發6個牌照。雖然臺灣市場的規模相對較小,但是臺灣當局為使用WiMAX的公共項目投入重資,從而為開發該類產品的公司提供了初期市場并降低了風險。
從全球角度來看,2006到2008年間,在WiMAX設備上的總投資將達57億美元。據臺灣市場情報中心(MIC)統計,包括軟件和服務在內的整個行業到2012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94億美元。
雖然臺灣當局希望促進芯片和基站的盡早開發,但目前來看許多臺灣廠商似乎安于現狀。在Wi-Fi領域,臺灣地區主宰了家庭網關及Add-in卡的設計和制造,但在啟動芯片設計方面卻步履緩慢。當然,如今已有少數廠商跨出了這一步。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WiMAX領域。在WiMAX高峰論壇上,智邦科技、華碩電腦、建漢科技、正文科技和廣達微系統等系統設計商主要展示了網關、插卡和一兩款手機。多數廠商都正在與客戶合作設計產品,其中早的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進入量產,但大部分仍要到2008年中期才能上市,這與英特爾開始出貨其嵌入式Wi-Fi/WiMAX模塊的時間大致相同。
目前只有明泰科技、東訊和合勤科技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基站產品,而且這些產品還主要是基于芯片廠商的參考設計。對臺灣廠商來說,這是一塊新興市場,他們沒有從零開始為蜂窩網絡設計基站的經驗。預計這些基站產品將在2008年上半年上市。
盡管臺灣當局采取了一些激勵措施,但臺灣的芯片廠商仍然行動滯后。迄今為止,聯發科(MediaTek)是一家正在開發WiMAX芯片的無晶圓廠供應商,而且其芯片至少要等到2008年末才能準備就緒。陳五福表示:“在這個領域,目前很難對本土芯片廠商進行投資,但從WiMAX的長期發展來看,臺灣廠商將有一個很好的時機來抓住這次機會。”
這位通信業務領域的投資商指出,兩三年前,他曾質疑WiMAX能否在競爭激烈的無線市場幸存。而現在,英特爾已宣布明年起提高自己的WiMAX模塊產量,而Sprint Nextel等公司也在加大這方面的投資。“毋庸置疑,WiMAX已站穩腳跟。問題只是應該如何運用它。”他補充道。
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打算采用WiMAX,但仍在等待設備成本的下降。例如,印尼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顧問Alexander Rusli就表示,印尼將WiMAX視為向大約38,000個“仍未服務或服務程度不夠”的村莊提供基本通信服務的可能方式。
在發展中地區,印尼可能是表現較為積極的國家中的一員,相信只要建立了網絡,就將推進創新應用的發展。“一個一直存在的問題是,農村地區何時會產生對寬度無線的需求?”Rusli指出,“但是如果他們壓根不知道這項技術能做什么,那么他們又怎么會提出需求呢?”
在發達國家,需求量也是一個關注點。臺灣廠商希望在部分程度上通過向電信運營商提供相對便宜的設備,來解決需求量的問題。英特爾則將在帶WiMAX功能的 PC上發揮自己的作用。但除此之外,需要針對便攜式設備所用的芯片展開更多的開發工作,摩托羅拉戰略副總裁William Reinisch稱:“在Wi-Fi方面,各廠商終采用相同的內核來開發不同的應用,比如基站、筆記本電腦,或消費電子設備的低功率版本。相比Wi-Fi,在WiMAX的發展中,這一過程應該發生得更早。”
關注中國大陸
日前WiMAX在中國的前景充滿變數。不久前,中國第二大固網運營商中國網通宣稱,將部署中國本土開發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多載波無線互聯網本地回路(McWill)技術,為2008年奧運會服務。中國網通打算在奧運會帆船比賽的舉辦城市青島使用這個與WiMAX相競爭的技術,將帆船比賽的信息傳遞到岸上。
雖然中國政府熱切希望推廣本土標準,但是McWill打敗WiMAX的機會可能很有限。“我不認為中國會將其定位為WiMAX的直接競爭對手。不過,中國會繼續推動McWill以實現某種差異化。”臺灣風險投資公司智融集團協創人、Navini Networks公司協創人陳五福表示。陳五福同樣致力于McWill規范,并向推進該規范的北京信威通訊公司進行了投資。McWiLL基于SCDMA技術,信道帶寬400MHz,它引入游牧式寬帶數據業務,并在基于互聯網協議(IP)的核心網上實現。該技術還通過動態信道分配和智能天線等技術增強了整個網絡的吞吐量。
北京奧組委已經批準中國移動作為奧運會Wi-Fi和WiMAX服務供應商。這是McWill面臨阻力的一個信號,在所有將舉行奧運會比賽項目的城市中,可能只有青島會部署McWill。“對于網通來說,無線寬帶只占其業務的一小部分,McWill也將保持很小的規模。”市場研究公司In-Stat的電信產業分析師李敏表示。
目前僅有兩家芯片廠商提供McWiLL產品,而中興和華為等本土電信企業現正致力于WiMAX技術的開發工作。“McWill技術還未標準化,也沒有形成產業鏈。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李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