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一片利好消息中到來,中國通信產業已經積蓄了足夠的能量,足以開始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在2004年1月7日舉行的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適時地指出:“我國信息產業已具備了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堅實基礎,應不失時機地推進制造業、運營商由‘大’到‘強’的轉變,努力向電子制造強國、電信強國的目標邁進。”信息產業部初步構想,用十年到十五年左右的時間,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信息產業強國,即電子強國和電信強國。由此,我國正式確立了電信強國的戰略目標,由“大”到“強”,也成了2004年的主旋律。
可持續發展的探索
不再滿足于以往數量上的提升,在由“大”到“強”策略指引下,通信產業開始更加關注發展的內涵。2004年,整個通信產業都在探索不同于以往的發展思路,以協調發展為著力點,積極務實地推進電信強國建設,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深入,社會公眾從電信發展改革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在電信監管方面,信息產業部提出了“后退一步,站高一步”的新思路,連續印發并抓緊落實了453號、204號和45號文件,加強對互聯互通、資費管理、通信建設市場的監管,整頓和規范電信市場秩序取得積極成效。在資費監管方面,信息產業部聯合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明確各電信企業集團在資費管理方面的責任,各運營企業認真貫徹通知精神,加強內部資費管理,違規事件明顯減少。備受關注的《電信法》立法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送審稿已報請國務院審議。電信運營企業認真貫徹有關文件,加強溝通,積極進行自查自糾,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對維護市場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
11月1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高層完成閃電大換班。對于這次高層互換,業內普遍認為有利于緩和運營商之間的競爭矛盾,提高運營商的管理水平,促進電信業良性競爭,同時還有利于各家運營商更加了解競爭對手的運作和經營模式,為樹立3G時代的移動、聯通、電信、網通四大全業務運營商競爭格局打下了基礎。
前所未有的自信
在這一年里,電信制造業也以嶄新的面目出現,不但國內創新結下碩果,有實力的企業還把觸角伸向了海外。
在產業界的一致努力下,移動通信、光通信、數據通信、信息家電等領域自主研發和規模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TD-SCDMA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取得重要進展。從2003年開始到2004年9月結束的3G外場測試,對于3G在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TD-SCDMA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并開始走向國際化合作。
電信強國的口號在中興和華為兩大國內電信制造商那里真正得以實現。兩個企業首先從一些發展中國家入手,開始了進軍海外市場的征程。
中興通訊和歐洲十大運營商之一、希臘的固網和移動運營商希臘電信(OTE)簽署協議,為舉世矚目的雅典奧運會承建通信網項目———包括奧林匹克主會場、新聞中心等在內的16個重點比賽場館的DSL寬帶接入工程。
華為為荷蘭移動運營商Telfort提供全網WCDMA3G產品。另外,華為還向美國NTCH公司提供了CDMA2000全套端到端系統。此前,華為已經在全球承建了四個WCDMA商用網絡。這些中國企業給國際市場帶來的沖擊是如此強烈,以致加拿大政府主管信息產業的部長在接受《通信產業報》記者采訪時一語道破:“中國人是一群可怕的對手。”
這一年,中國通信產業在全球的競爭中,擁有前所未有的自信。
運營商探索新路
2004年,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四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在資本運作方面動作頻頻,如境外上市、回購資產、配股融資等,都連創。中國電信配股是亞洲股市當年的股本發行,也是中國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額的一次H股配售;中國聯通在國內A股市場的配股規模,也是A股市場有史以來的一次;中國移動成為家在內地所有31個省(市、自治區)經營電信業務的海外上市電信企業;中國網通上市是當年亞洲電信公司的IPO;8月20日,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掛牌,開創了專網運營商轉型成為公網運營商的先例。
在這一年里,四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都已實現境外上市,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累計已超過250億美元,國內融資345億元人民幣。
在這個強國戰略的開局之年,各個運營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抓住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和市場環境比較平穩的良好機遇,業務上也突飛猛進,取得了業務總量超過9000億元、電話用戶總數突破6億戶、電話普及率突破50部/百人的好成績。自從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人們已有多年沒有看到這樣的增長速度,而其健康的發展態勢,更為電信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現開了一個好頭。
大事記
2004年1月,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確定當年產業基調為向“電信強國”邁進,本報在時間對此進行了報道。
1月我國正式確立“電信強國”戰略目標。
4月TCL通訊與阿爾卡特一起組建手機合資公司。
5月西門子和波導股份完成長期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簽訂,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開發、生產、銷售移動電話。
6月商務部認定原產于美國、日本、韓國的進口G652單模光纖存在傾銷,并決定對該產品采取保證金形式的臨時反傾銷措施。
8月中國移動開出首批“罰單”,包括搜狐、空中網在內的22家SP司受罰;聯通“世界風”雙模手機在廣東正式上市,受到了細分用戶的熱捧;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掛牌,開創了專網運營商轉型成為公網運營商的先例。
11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高層完成閃電大換班;在“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上,有關部門公布了業界矚目的3G外場測試結果,對三種3G標準都進行了評價;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大唐移動宣布,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投入2.5億元,強勢介入TD—SCDMA。TD-SCDMA產業聯盟得到進一步擴大;中國網通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7日上午于香港聯交所掛牌。至此,四大主要運營商全部實現海外上市。
12月中科健發布公告稱,其原股東深圳科健集團有限公司已經將持有的中科健29.01%股權轉讓給廣州海納投資有限公司,轉讓總價為1億元人民幣。國產手機廠商面臨市場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