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本土家電連鎖巨頭五星電器宣布,已與世界家電連鎖企業巨頭百思買[BestBuyCo.,Inc.(NYSE:BBY)]達成協議,五星電器獲得百思買1.8億美元投資。五星電器與全球家電零售業巨頭百思買合作后,依靠百思買的全球采購平臺,勢必打破中國家電零售業現有格局,提升消費者在賣場的價值和體驗感。 五星融入百思買后,消費者將享受到更為物美價廉的家電,更多的全球知名品牌家電也將陸續登陸市場。從本周末開始,五星將攜全球知名品牌,感恩回饋消費者,全國惠賣三天。
作為全球性的家電連鎖企業,百思買以電子消費類產品為主導,倡導“以顧客為中心”理論,通過顧客的切身體驗讓顧客自愿的選擇產品。而五星電器也一直倡導以顧客為中心,其首推的家電顧問就是一個代表,并且也一直倡導體驗式營銷。百思買名列財富100強公司,是一家創新的、持續增長的、并提供卓越客戶服務的公司,在美國及加拿大擁有940多家連鎖店。
五星電器———生活體驗全新開始
五星電器與美國百思買的合作構筑了2006年中國家電零售業的重大事件,注入新血液的五星電器,在2006年下半年的發展將會有“質”的飛躍。五星電器董事會主席汪建國也表示:“五星電器與百思買擁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家電產品和服務。受益于百思買在零售業運營、IT及物流方面的先進經驗,五星將繼續提升中國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百思買的經營理念是“以顧客為中心”。為了能夠準確地把握客戶需求,百思買通過經營自己的實驗商店總結豐富的經驗,以客戶的生活方式和愛好對消費者進行了市場細分。百思買選擇了5個細分客戶群進行試驗,包括小型企業主、富裕的專業人士、居家男性、繁忙的家庭主婦和年輕的時尚發燒友,不同類型的試點商店都針對自己的目標顧客群制定了不同的運營方式。比如針對繁忙家庭主婦的試點商店就提供私人購物助理的服務,客戶可提前約定一個私人購物助理,在一切購物事務上得到幫助。針對富裕的專業人士的試點店就加大了家庭影院產品的比重,而針對年輕時尚發燒友的試點店里游戲和電腦產品就更豐富。
五星電器在與百思買合作之前,就開始倡導體驗式營銷,首創4C先進模式,有意識的在賣場設立VIP服務專區、動感地帶體驗區,并有計劃地推出家電顧問服務項目,為顧客量身定做家電套餐服務。五星電器與百思買合作后,將繼續倡導“以顧客體驗為中心”,同時和國際先進企業并軌,吸收先進的管理經驗,在未來的時間里在“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里深耕細作。
百思買———“以顧客為中心”
百思買是一家有40年歷史的企業,公司總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思市。公司創立之初是一家名為“音樂之聲”的銷售音響配件的小店。80年代早期公司開始銷售影視產品,并于1983年改名為百思買。
1983年,百思買改變了銷售方式,開始使用大規模營銷的策略,通過大賣場為顧客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1989年,百思買又突破電器零售運作模式,實現顧客自主選擇,無銷售傭金,平價電器的銷售模式,讓顧客更能掌控購買的過程。
2002年成功并購加拿大未來之店(Fu-tureShop)標志著百思買進入國際市場。未來之店是加拿大本土一家知名的電器連鎖。并購未來之店使得百思買得以運用其在消費電子零售方面的經驗,提升銷售并拓展市場份額;2003年,百思買又在加拿大開出了百思買(BestBuy)門店。百思買相信,這種雙品牌戰略適應了加拿大市場的需求。
2003年百思買在上海開設了個采購中心,幫助百思買降低進貨成本,縮短產品從廠家到顧客的時間。同時,設立采購中心使得百思買能將顧客對現有及新產品的需求直接反饋給廠家。
從2005年開始,百思買開始將現有美國的門店轉型成為“以顧客為中心”的門店模式。簡單而言,顧客為中心的運作模式強調的是關注每位顧客的個性選擇,滿足購買全過程的各項需求,激勵和鼓舞員工更好地服務顧客,從而為顧客和員工創造更好的店內體驗。
專題采寫趙靜
新聞鏈接
五星電器于1998年作為一家批發企業成立,并于2001年在南京開設家門店。五星電器總部位于江蘇南京,擁有超過12000名員工。五星電器2005年的財務營業額為近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超過50%。五星電器主要的產品線包括空調、音像產品、家電及數碼通訊設備。
全球100強企業———百思買(BestBuy)集團1966年成立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公司總部位于美國明尼阿波利斯。2003年9月,百思買公司在上海設立百思買集團跨北美之外的個分支機構———美國百思買采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2004年1月,在上海保稅區設立外商在華獨資公司———百思買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投資資金達200萬美金;同時決定開設百思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深圳辦事處。2004年5月深圳辦事處投入運營。2004年9月設立了百思買北京辦事處。2005年百思買CEO在華爾街宣布2006年將在中國開展零售業務。
五星電器與百思買合作成功
更新時間: 2006-05-26 09:17:1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