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云輝 北京報道
“它會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今后國內移動通信資費如何調整,都不可能再有這次的深遠意義。”針對5月9日北京移動宣布的降價行動,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全國移動通信市場的價格戰早已白熱化,唯獨北京市的資費一直居高不下。去年7月8日,北京移動雖然對“動感地帶” 進行了資費下調,但仍有漫游不便等業務限制。而此次北京移動宣布推出的各種話費套餐中,資費將達到每分鐘兩分錢,下調幅度創歷史之,而且代表移動高端用戶品牌的“全球通”也在調整之列。
“北京移動此次進行的話費調整,將會刺激、釋放并滿足市場需要,進一步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北京移動副總經理范云軍表示。
信息產業部的官方網在5月8日公布了對這一資費調整的批復。據業內人士透露,對本次調整的批復是信產部與國家發改委會商的結果,“北京市對這一方案的施行,意味著國內移動通信價格由此徹底放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3G市場即將揭幕,中國移動此時調整資費,背后或許還有深意。
信產部電信研究院專家認為,由于建設、網絡、運營成本等原因,一段時間內,3G的消費成本將要比目前高,而且3G的優勢主要在于數據業務,所以初期不可能大規模普及,運營商很可能以2G的價格提供3G的服務,以爭取高端用戶。此外,如果政府向固網運營商發放3G牌照,新加入的競爭者也會對移動和聯通構成競爭。
“3G市場啟動后,移動運營商現有業務的資費價格體系,尤其是高端品牌將受到一定沖擊。”這位專家認為,除了要想辦法留住現有的高端客戶,移動運營商同樣要考慮未來資費政策調整的因素,而“北京移動的資費下調也可能為未來的3G市場未雨綢繆”。
事實上,信息產業部也在考慮3G資費定價的問題。在今年2月的2006中國電信業政策通報會上,信產部經濟調節與通信清算司副司長祝軍就曾表示,2006年信產部電信資費監管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配合3G發展的總體部署,統籌兼顧、全盤考慮,積極務實地制定3G資費政策。
不過,資費下調同時意味著運營商APRU值可能隨之降低。此前,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曾表示,中國移動將施行“藍海戰略”,發展新業務新市場,避免價格戰爭的“血腥紅海”。
在北京移動資費下調的消息宣布后,資本市場表現平穩。5月10日,中國移動(0941:hk)收于45.60港元,較前下跌1.00港元,跌幅為2.15%。
北京移動降價拆解 國內手機資費由此徹底放開
更新時間: 2006-05-15 10:14:3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