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到三年內,使中國互聯網用戶再增加一到兩億,希望在手機、在 3G,在新的無線互聯網的應用技術。”近日,百度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在博鰲論壇”互聯網在中國的未來”的分會上稱,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互聯網業突破瓶頸的出路。
李彥宏在論壇上表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十分不令人滿意。作為全球中文搜索引擎的,李彥宏此番表態無疑為近兩年高溫不下的中國互聯網業潑了一盤冷水 -- 自2003年底,中國互聯網與全球互聯網同步回暖。截至2005年底,中國網民人數達1.1億,在上網人數上成為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十多家中國互聯網公司相繼在納克達斯上市,股價一路飄紅。
對此,李彥宏作了一些對比:中國網民總量雖多,但互聯網滲透率不足10%,即10個中國人中有9個中國人還沒有上網,滲透率低于越南。而在納市的上市公司中,百度、騰訊、新浪、搜狐、TOM 等七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共約130億美金,遠低于日本大互聯網公司雅虎日本的500億美金。
在搜索市場,美國的付費搜索市場去年收入約達60億美元,并持續高速增長,而在中國,大概只有一億多美元。中國付費搜索這一億美元的收入大概只占網絡游戲市場的八分之一左右。而在大家公認網絡游戲普及率的韓國,付費搜索和網絡游戲市場的收入比例相當。
在連串的對比之下,中國互聯網的圖景漸現:仍然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但缺乏有效滲透市場、開拓市場的新路徑,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中國互聯網全體走到了十字路口。
對此,李彥宏給出的答案是:手機。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手機用戶超過4.5億,預計到2008年將達5.95億。在美國,使用互聯網人數超過手機用戶人數;在同樣處于亞洲文化體系中的日本和韓國,手機用戶和互聯網用戶比例是1.1:1,手機用戶略多。而在中國, 此一比例為3.8:1,即每3.8個手機用戶對應一個互聯網用戶。
如此巨大的手機市場對于中國互聯網業而言,同樣也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事實上,TOM、靈通網、空中網等頗具中國特色的移動增值服務內容提供商已嘗到了“互聯網+移動”的甜頭。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隨著英特爾、三星、諾基亞等硬件設備商爭相推出便攜式的“多媒體終端”產品,手機搜索、手機視頻等業務廣受關注, 在全球范圍內, 互聯網與移動產品的融合之勢已經銳不可擋。
技術方面的制約也將很快消除。3G 馬上到來,可以預見,在中國2008年奧運會召開時,3G 技術的使用將會顯現規模,手機用戶上網的帶寬問題得以解決。加上 Wimax 技術日臻完善,互聯網在技術上變得移動已經再無障礙。
“互聯網是一個網絡,網絡的效應其實跟使用的人數不是一個完全的正比關系,可能是一個平方的關系。就是說當用戶從一億變成兩億的時候,每一個用戶能夠獲得的利益或好處,很可能要乘以四。”李彥宏認為,通過手機發展更多的潛在網民、將為所有在網絡中的使用者帶來好處,同時在整體上推進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水平。
今年3月,百度與諾基亞宣布聯手開發中文移動搜索業務,在基于 S60 平臺的 Nokia N70 和 N90 等機型內植入百度無線搜索服務。其后,百度又與全球芯片老大英特爾簽署了一份“全方位合作備忘錄”,致力于共同推廣基于移動終端搜索、電腦客戶端搜索、數字家庭端搜索的互聯網搜索應用。
毋庸置疑,李彥宏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實踐他所描繪的“移動+互聯網”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