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的拿回1.7億美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再長的官司總要“有個說法”——長虹可接受也需要的一個說法
4月21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碼:600839,下稱長虹)的一紙公告,宣告長虹與Apex長達一年半的官司終于走向了終點。
根據公告,長虹、Apex與季龍粉已于今年4月11日簽訂和解協議。Apex公司愿意承擔對長虹1.7億美元的債務;三方同意中止在美國的所有訴訟,待協議履行完畢后撤銷訴訟。該協議已于4月20日生效。
2004年12月14日,長虹以一組與季龍粉于當年10月29日中午簽訂的協議(下稱“1029協議”)為據,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高等法院申請臨時禁止令(temporaryrestrainingorder),要求禁止Apex轉移資產及修改賬目。
長虹稱,按照“1029協議”,Apex共欠長虹4.72億美元貨款。從2001年到2004年的三年中,正是依靠與Apex的親密合作,長虹創造了巨額彩電出口的業績。
時至今日,盡管這1.7億美元與長虹一年半前要求的4.72億美元貨款相去甚遠,但于曠日持久、影響不斷擴大甚至上升到政治層面的官司而言,或許已是一個相當體面的結局了。那么,在付出一年多時間以及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代價之后,長虹究竟得到了什么? 拿什么還給長虹
人們關心的問題是——Apex拿什么來償還這1.7億美元?
長虹沒有公布任何細節,和解協議中也特別設定了保密條款。不過,從美國加州洛杉磯高等法院的文件中,仍可窺見還款方式的輪廓。據長虹在美國聘請的律師斯蒂芬漢尼斯(Steven M.Haines)遞交法院的一份文件,Apex和季龍粉同意向長虹出讓股權、某種(a certain)知識產權以及某些不動產。
文件中沒有說明這些股權、知識產權以及不動產到底指什么。但是,從《財經》記者收集到的信息看,這很可能是指Apex在2005年7月作為擔保抵押給長虹的三部分資產,即不動產、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中華數據廣播控股有限公司”(交易代碼:08016)的222,897,340股股權,以及Apex商標。
根據長虹去年11月發布的一份公告,Apex公司以這三部分資產作為抵押,作為其部分欠款1.5億美元的擔保,抵押登記手續已經辦理完畢。
長虹律師王曉鵬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證實:“這些東西與今天的和解肯定有關系。”
另一位接近季龍粉的人士,也肯定了三部分資產被用于抵債的可能性。他更直接指出,所謂股權,就是指此前季龍粉質押給長虹的中華數據廣播的股票;所謂知識產權,則指Apex的品牌或者商標;不動產,即Apex在美國的房子和物業。 長虹究竟拿到了什么
“這種股票值什么錢?”談及中華數據廣播的股票,香港一位投資界人士說。
作為三筆擔保資產中重要的一環,中華數據廣播是一家已停牌約一年半的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這家公司2004年停牌前的股價為1.44港元/股,折算下來,長虹此次所獲股票的賬面價格約為3.21億港元。然而,這個價格并不被香港資本市場人士認可。
事實上,以中華數據廣播2004年的財務數據計算,本次長虹獲Apex質押的共計70.08%股權,相對應的凈資產僅為1800萬港元。在投行人士看來,中華數據廣播只有殼公司的價值;但因它是一家創業板公司,對于注入的主營業務有嚴格限制,加上公司官司纏身,作為殼公司的價值也很有限。
至于Apex商標的價值,北京正見永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晨表示,需要根據具體的合同條款來估算。他告訴《財經》記者,出讓商標的所有權與出讓商標的使用權、或者在部分產品和部分區域的所有權項下的使用權,其價值都不一樣。一般來說,商標所有權價值,既可以使用,也可以轉售;如果只是部分使用權,則局限比較大,終還要看資產評估公司對商標的具體評估。
北京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靜介紹,評估商標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成本法,就是你為這個商標花費了多少,投入了多少;一種是未來收益折現,即看商標可以帶來的收益。“商標的價值,就看這個商標有沒有影響力。具體來說,市場收益和市場份額都是影響商標價值的因素。”他說。
王靜強調,盡管“Apex”在中國并沒有太大的品牌效應,但“如果這個商標在國外市場是被認可的,長虹拿著這個可以進沃爾瑪,那我認為也值得。”
不過,季龍粉本人以及Apex在美國市場的形象一直頗富爭議。一方面,價格低廉的Apex產品大舉進入沃爾瑪、Circuit City等大型超市,是圣誕節降價狂潮中的明星;另一方面,圍繞Apex產品的質量也頗多爭議。季龍粉本人,則同時被看成“實現美國夢的英雄”和“靠侵犯知識產權掙錢的騙子”。
在國際的資信機構鄧白氏看來,“Apex”是一個他們不會建議與之做生意的高風險公司。因為它沒有多少凈資產,僅有的資產也悉數抵押,牽涉多宗訴訟。
至于Apex的房地產,《財經》記者在美國加州安大略市原Apex總部,曾看到兩層樓的辦公樓和機場附近龐大的倉庫。據Apex的同行告知,Apex的確有自己的物業,但倉庫則以租賃為主。去年4月28日,Apex網站宣布公司重組、大面積裁員以及調整產品采購模式,并宣布從原總部搬家。 重要的是有個說法
對于此次和解協議,《財經》記者聽到得多的評價,是“要一個說法”。 “我相信這是雙方妥協的結果。”一位資產評估師說,“價值本身已經不重要了。反正長虹也拿不到錢了。拿到一點是一點,什么都沒有了,就拿無形資產頂個數而已。”
一位香港投資界人士在評論中華數據廣播的價值時說:“在香港拿了個上市公司,有市值,這至少是個交代。”更直白一點說,“就是找一塊遮羞布。”
事實上,長虹此次和解協議與2004年10月相比已大大縮水。當時,長虹與季龍粉簽訂了一組還款協議,要求Apex從2004年11月2日到2005年2月25日,分五次分期還清4.7194億美元欠款。作為還款保證,協議不僅要求Apex以其所有財產向長虹作還款擔保,還確認季龍粉本人將其全部個人資產作為抵押,提供對長虹的額外保證。
時至今日,根據長虹的年報,其2005年收到銷售金額為432.4萬美元的退貨以及部分回款,使得Apex欠款減少到4.57億美元。
長虹已經對剩余的損失做好了準備。據2005年年報,截至2005年末,長虹應收Apex公司的貨款為4.576億美元,累計計提壞賬準備3.138億美元。
但對于長虹新一屆管理層來說,計提壞賬準備意味著輕裝上陣。2004年8月,就在長虹發出追債行動之前,長虹發生了重大人事變更,董事長倪潤峰辭職,趙勇接任。追繳Apex欠款,正是趙勇上任的“三把火”之一。
長虹2005年年報顯示,去除了Apex的包袱,長虹的利潤比2004年增長108.12%。如果以目前長虹對Apex應收貨款減去計提壞賬準備金計算,那么長虹真正需要填補的資金漏洞,僅為其中的1.438億美元,低于長虹公告的此次和解協議達成的數目。
Apex對于長虹影響——至少在賬面上的影響,將隨著和解協議的達成而消于無形。對于集中精力于長虹轉型的趙勇來說,追繳Apex欠款,如今更像是對老長虹的告別儀式。
不過,從2004年長虹發出追債公告以來,無論初自行擬定的1.5億美元追索目標,還是如今Apex承諾的1.7億美元,長虹都沒有說明金額是如何確定的。事實上,Apex用來抵債的這些資產到底值多少錢,目前仍在緊張評估之中。
朋友,敵人,再回到朋友?
“你不能光說別人欠你多少錢,你必須要對方認欠你多少錢。”一位接近季龍粉的香港投資界人士告訴《財經》,1.7億美元,正是雙方確認的Apex欠款的終數額,而不是“長虹之前公告的三四億美元的欠款”。
在這位接近季龍粉的人士看來,該協議的核心是合作,而非還錢。 在他看來,Apex并無可資抵債的“真金白銀”,長虹也就無法通過漫長且煩雜的訴訟達到目的。“今天如果把Apex打死了,它給你的什么都不值錢;公司如果死了,公司股票也是零,Apex的品牌也是零——就給你,又能值幾個錢呢?” 他認為,Apex真正值錢的并非廠房、股票,而是極強的市場分銷能力,也因此必須合作,才能“把丟掉的錢賺回來”。在這位投行人士描述的合作前景中,長虹與Apex將依托中華數據廣播,進行品牌合作,具體的細節則要“等公告出來”。
但是,在幾經創傷之后,長虹和Apex有什么理由要再度合作呢?
2005年以來,由于與Apex的訴訟以及美國反傾銷的威脅,長虹對美出口基本停止。盡管長虹致力于開拓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但收效甚微。長虹公司年報顯示,2005年末國外主營業務收入22.5億元,比上年減少21.50%;其中長虹電器澳大利亞有限公司的凈利潤為-188.2萬元。
趙勇上任后,一直致力于長虹轉型,打造液晶電視等市場產品。但在廈華、TCL等群雄爭霸之中,還未有突出成果。
長虹是否存有“再戰美國市場”的想法,仍未可知。但是,2004年10月24日,Apex董事長季龍粉被公安機關從深圳拘捕,滯留中國至今。其后,季龍粉家屬還以“維護人權”為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救人”游說活動,被美國各大媒體所紛紛渲染,使長虹在美國的形象大為受損。
而季龍粉和Apex一方,同樣遭遇重大打擊。據《福布斯》報道,Apex2005年的銷售額下降了50%。就在長虹與Apex達成和解協議的第七天,4月17日,Apex宣布,其副總裁徐安可——季龍粉創辦Apex的合作伙伴——已經辭職。
種種跡象顯示,長虹與季龍粉再度攜手并非不可能。“現在他(季龍粉)又重新開始做業務,訂單也都陸續來了。”接近季的人士告訴記者,季目前正在國內“談合作做生意”。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有效執行協議的基礎上。根據長虹呈遞美國法院的相關文件,協議的執行需要大約兩個月的時間,雙方需要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并且就股權轉移等待證券監管機構的批準。
王曉鵬則告知,除了一部分財產必須在兩個月內完成,剩余部分終要在一年之內完成。
在經歷了“朋友-敵人”的轉換之后,Apex與長虹還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嗎?對于這個戲劇性的話題,上述接近季龍粉的人士的回答是:“在這么不信任的基礎上再重新建立起來的合作關系,應該是有效的吧,我想。”
長虹Apex1.7億美元糾紛草草收場
更新時間: 2006-05-06 08:52:0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