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向安全、舒適、節能以及智能化邁進,汽車改進的空間將集中在汽車與電子的結合上,也就是說今后汽車革新將來自于汽車電子。專家預測:未來5年內汽車電子裝置成本將占到汽車整車成本的50%左右。面對汽車電子節節高升的發展潛力,飛思卡爾與意法半導體(ST)這兩家汽車行業內的半導體供應商日前攜手開展一項廣泛的聯合創新計劃,加強各自在汽車應用領域的實力。
強強聯手推動汽車電子創新
據介紹,兩家公司將聯合組建一支微控制器設計團隊,共同利用處理工藝技術,共享知識產權,其中包括大功率MOS技術。通過合作結盟與持續的技術創新,在汽車電子領域攻城掠地。
兩家公司的協議涉及到高性能、經濟高效的32位微控制器(基于PowerPC內核)、汽車和導航應用的基本知識產權(IP)、90nm嵌入式閃存處理技術、高壓Power MOSFET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和IGBT (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技術。
聯合設計的產品將使用經過市場驗證的PowerPC體系結構,并利用ST和飛思卡爾在嵌入式閃存領域的廣泛專業技能,向客戶提供強大而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飛思卡爾將在一些應用(如混合電動汽車)中使用ST的高功率技術。
兩家公司共同開發的新型微控制器將滿足汽車行業對更高功率和智能增強的需求,推動汽車電子系統領域的控制密集型產品的發展。目標應用包括引擎和傳動控制的大流量解決方案、容錯系統的多重處理功能(線傳操控系統和電子傳控剎車系統等應用要求的功能)、先進的汽車控制和駕駛信息系統等。
聯合設計項目將由兩家公司共同管理,設計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該項目初將聯合來自兩家公司的100多位現有設計師的專業技能,定義、管理并設計產品,以配合兩家公司的長期獨立發展計劃。ST和飛思卡爾將使用聯合處理工藝技術,從90納米開始,生產微控制器并獨立地將產品推向市場,確保產品的雙重來源,并更好地向客戶提供這些設備。
32位MCU增長迅速 勢如破竹
MCU在汽車電子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至今,MCU在汽車電子的主要應用涵蓋五大領域,分別是:
1. 汽車動力系統控制,主要應用為發動機控制、動力轉向等;
2. 車身控制系統,主要有防盜裝置、開關控制、電動車窗控制、車門控制、前照燈控制、低速LAN、 x-by-wire(線控概念)等;
3. 安全控制系統,主要有安全氣囊、ABS/穩定性和SAFF-by-wire(線控安全)等;
4. 行駛系統控制,主要有儀表板、空調控制、底盤控制等;
5. 汽車信息系統,主要娛樂、服務、移動通信、信息處理和GPS導航系統等。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公司的預測,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交易額將從2005年的160多億美元增至2009年的220多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8%。該研究公司還認為,32位和64位微控制器(MCU)領域將是汽車電子產品市場中增長快的兩個領域,預計到2007年和2008年,32位產品將成為汽車MCU的主導架構,今后會成為汽車動力系統、安全控制、多媒體信息娛樂的主角。
市場研究機構Strag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04年飛思卡爾與意法半導體在汽車半導體市場合計占據了20.3%的份額,是目前兩家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飛思卡爾與ST雙方的合作將集中在32位MCU領域。飛思卡爾亞太區汽車電子市場總監楊飛先生強調,32位MCU是汽車電子市場中目前增長快的領域。在32位汽車MCU中,PowerPC是應用早、為成熟和為廣泛的架構,質量和可靠性是汽車電子領域成功的關鍵,而這也正是PowerPC的優勢,加上零過失(Zero Defect)生產標準,使得PowerPC的地位不可動搖。
ST大中國區汽車電子部總監Izzo解釋說,雙方的合作可以使汽車應用中的32位PowerPC架構標準化,同時,為客戶提供汽車元器件的雙重來源。更重要的是,通過雙方技術優勢的協同,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為創新和智能的產品,以及更為完整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