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時間4月17日下午3:30,美國西海岸海濱城市西雅圖微軟總部。全球的軟件企業與中國、全球第三的PC廠商聯想集團簽署一項價值12億美元的軟件銷售協議。
至此,微軟將中國4家的PC企業的軟件捆綁銷售合同全部納入囊中。此前,微軟已分別同同方、TCL、方正簽署了不同價值的高額軟件銷售協議,連同聯想的12億美元,總價值高達17億美元。這是微軟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取得的一筆“團體”銷售大單,同時也標志著微軟進入中國以來在個人用戶市場上取得戰略性的突破。
與聯想、方正、TCL、同方四家簽訂17億美元銷售合同,品牌“裸機”將成為歷史
3月31日,信產部、國家版權局、商務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發文,要求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的計算機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在保護知識產權一直無法取得實際性成效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決心從PC的軟件上尋找突破口。
這個消息對微軟來說,不抓住,很可能被競爭對手順勢培育市場,一步步蠶食其有待“轉正”的盜版用戶市場;而一旦把握住,卻不啻是一個抵制盜版軟件、啟動個人市場的良機。
因此,微軟頭一遭放棄其在全球恪守的“以同一價格銷售軟件”的原則,放下身段,把價格降到令人無法想象的區間。
放下身段擁抱市場
一直致力說服微軟降價的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說,中國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如果價格不降就無法打開。“究竟是以價格很高、只有10%的人用好,還是價格很低、有的人用好?很高興微軟終于想通了。”
與聯想簽署協議的頭幾天,美國當地時間4月12日,方正集團也與微軟簽訂協議,前者宣布將在3年內采購后者金額為2.5億美元的正版軟件。
更早前的4月6日(美國當地時間),清華同方董事長榮泳霖與微軟公司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永正簽署了一份金額為1.2億美元的采購協議,同時與微軟簽約的還有TCL.TCL方面表示,與微軟會簽訂軟件采購合同,但具體金額不會寫進協議,保守估計金額為6000萬美元。
二三線廠商積極回應
國內主流PC廠商與微軟簽約,標志著今后市場上銷售的國產品牌PC,預裝正版Windows將成為主流。
陳永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微軟中國在華14年來的一筆軟件交易。記者了解到,除了已經簽約的4家巨頭之外,微軟還與國內有近20家OEM廠商進行交流溝通,“海爾電腦很快也將和我們達成類似協議。”
上述PC廠商以外的廠商對微軟的跳水式降價亦作出了回應。七喜控股董事長易賢忠告訴記者,七喜電腦今后的所有產品都將預裝正版操作系統。“微軟現在務實了很多,其OEM的價格已經降到了較為合理的區間,PC廠商和用戶都能接受。”
華碩電腦中國事業群品牌總監鄭威也表示,此前華碩筆記本也有不少“裸機”。此次國家相關部門推行正版的力度很大,華碩電腦肯定會積極響應、配合。“今后華碩筆記本都會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至于裝Windows還是裝Linux、DOS,那要視客戶需求而定。”
“內需”是正版化根本動力
4月份,關于使用正版操作系統的政策的出臺,以及國產PC廠商集體簽約微軟的消息的密集出臺并非偶然,而是有著重大的政治背景。
今年2月份,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份中美貿易關系評估報告。報告中稱,將在美國貿易代表羅布·波特曼(RobPortman)的辦公室新設立一個工作小組,進一步抵制來自中國的不公平貿易。隨后,美國商務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表示,美國政府不滿中國在打擊盜版美國版權產品方面取得的進展,特別是侵權為嚴重的軟件行業。他表示,除非這一情況得到改善,否則美國政府將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起訴。
3月底,古鐵雷斯抵達北京,就美國貿易逆差、人民幣匯改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與中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協商。
此后,就出現了國產PC廠商與微軟簽約、四部委聯合發文等事件。顯然,來自美方的“抗議”,成為推動上述事件發生的重要力量。易觀國際分析師王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此次四大PC廠商集體與微軟簽約,一方面表明中國政府堅決保護知識產權和打擊盜版的態度,另一方面也可緩和因貿易順差造成的中美兩國間緊張的貿易關系。
不過,來自美方的壓力,只是推動中國軟件正版化的因素之一。更為重要的因素,則來自中國政府自己。
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12日出席西雅圖的方正與微軟簽約的儀式上發表演說時指出,“保護知識產權,維護權利人利益,不僅僅是樹立國際信用,開展國際合作的需要,更是中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已經確立了建立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為實現這一發展目標,中國有必要不斷完善保護知識產權體系,形成尊重知識和創新的良好氛圍。”
微軟終與國產PC展開蜜月期 裸機將成為歷史
更新時間: 2006-04-19 17:19:4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