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液晶面板業是“富人游戲“ 內地企業處境十分尷尬

      更新時間: 2006-04-15 08:52:0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61

            “新友達未來除了供應明基和廣達所需外,對全球其他廠商的供應也采取開放態度。”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琨耀表示。
             2006年4月7日,中國臺灣的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友達光電宣布通過價值22億美元的換股交易收購競爭對手廣輝電子。新友達股本將達756億元新臺幣。這筆交易揭開了外界期待已久的中國臺灣平板顯示器行業整合浪潮的序幕。
             中國臺灣主要的液晶面板生產企業是“面板五虎”:友達光電、奇美電子、中華映管、瀚宇彩晶、廣輝電子。論產業規模,中國大陸的京東方、上廣電遠小于臺灣企業。
             如今友達合并廣輝電子,新友達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超越奇美,達到與韓國兩大廠(LG、三星)比肩的水準,預計2006年底友達的7.5代線開工,有望成為囊括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的“三冠王”。
             耐人尋味的是,在中國臺灣企業高歌猛進之時,大陸同行卻處境尷尬。
             五虎變雙雄?
             液晶面板業是典型的“富人游戲”。
             建成一條液晶面板的五代線要花人民幣100億元,而一條六代線更需要150億-200億元。由于液晶面板(屏幕)占液晶電視總成本比例超過60%,對下游影響巨大。在當前的全球市場,日本夏普居于技術地位,韓國、中國臺灣企業全力追趕,大陸廠家(京東方、上廣電)尚難支撐局面。
             液晶面板業的市場集中度非常高。2004年“全球五大”占據了93%的份額:日本(夏普)約占27%,韓國兩家約占37%(LG 21%、三星 16%),中國臺灣兩家約占28%(奇美17%、友達11%)。由于夏普面板主要是自用,因此流通市場幾乎被韓國、中國臺灣四巨頭瓜分。
             市場的寡占局面仍在延續。2005年全球寡頭的六代線陸續投產,新的六代線、七代線還在興建之中。走在前頭的夏普持續擴充高端產能,而三星的七代線已經投產,LG重點提升40英寸以上面板產能;中國臺灣企業更是后勁十足,除了奇美擴產、友達上7.5代新線,中華映管、廣輝電子、瀚宇彩晶也均有六代線投產。
             友達光電合并廣輝電子之后,全球市場占有率約19%,已經逼近了三星、LG;而業界則在猜測奇美電子與“老三”中華映管的合并案。華映方面已經表示對可能的合并持歡迎態度。一旦瀚宇彩晶被吃掉,或邊緣化,“面板五虎”就演變成了“面板雙雄”。
             的合并案預示了全球液晶面板業“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產業格局。遺憾的是,不久前內地上市公司京東方(000725)剛剛上交了一份難看的作業。
             京東方巨虧背后
             2006年3月31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2006年季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告稱:2006年季度虧損額“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17英寸顯示器用TFT-LCD(液晶面板)產品因處于業務經營淡季,產品銷售價格與2005年第四季度相比繼續下降。”
             這是京東方今年第二次報虧。此前曾公告預計2005年公司將虧損不超過16億元。
             “現在京東方只是出了季度虧損近5億元的預報,正式年報還沒有出來。因為總虧損額是合并了包括顯像管、TFT面板等業務,其中有多少是虧在TFT項目上的,現在還看不到。”元富證券分析師李剛對記者表示,“但是今年一季度的虧損基本在意料之內。”
             虧損的直接原因是:一段時間以來,全球液晶面板市場的報價跌得“一塌糊涂”。
             15英寸、17英寸是京東方的主力面板產品。根據來自WitsView的數據,2005年12月下半月這兩款面板的平均價格分別是134美元、156美元;到了2006年3月下半月,分別跌到115、133美元。一個季度跌幅超過15%,市場壓力對于京東方來講非常沉重。
             然而,在專業分析人士看來,京東方的虧損存在更深層的原因:快速提取折舊模式之下,后進廠家遭遇先行企業的“殺價狙擊”。
             對于面板生產企業來講,折舊是非常大的一塊成本。一般來講,折舊年限是3到5年。既然要在很短時間內把折舊提光,因此前幾年都會對利潤有很大的壓力。
             麻煩的是,當前面板價格快速下跌,很大原因就是韓國、中國臺灣的同類(五代線)廠家已經相繼近乎提完折舊,因此他們挑起殺價競爭具有成本優勢。換言之,在液晶面板這個行業,“先入為主”有時能戰勝“后發優勢”。
             京東方日子不好過,另一家上廣電是非上市公司、不公開財務報表,業績狀況不得而知。
             “對后進企業來說,供應鏈可能也是個隱患。”李剛認為。
             液晶面板業的上下游非常封閉,原材料都是液晶面板廠使用的,跟其他產業基本沒有交叉。因此面板廠商跟上游的關系非常關鍵。虧損時還沒什么,景氣翻升的時候一定會出現原料供應不足。屆時原料分配給誰,誰就能賺錢。現在上游供應掌握在韓國、中國臺灣的企業手中,京東方、上廣電競爭原料資源可能會受到限制,甚至出現虧損時期苦撐、市場好轉卻原料不足的尷尬局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此前京東方公告向浙江京東方增資5000萬元投資建設上游項目也就不難理解。
             技術、人才瓶頸構成兩難處境
             同樣是投資規模龐大、景氣變動頻繁,芯片業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扶持液晶面板行業的呼聲則回應不夠。
             主要原因是:面板產業處于下游,被公認屬于“民品”領域,因此不惜工本的國家戰略投資計劃尚未眷顧。相對而言,財力雄厚的經濟發達城市對上馬此類項目倒是興致勃勃。
             對于渴望引進液晶生產線的城市來說,京東方、上廣電的境況值得關注。
             宏觀來看,大陸企業進入液晶面板行業的時間點比較吃虧。過去韓國、中國臺灣企業進入時面對明顯上升的景氣周期,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器等需求雖有短期落底,長期增長得非常快,企業賺得多、虧得少;現在產能過剩越來越嚴重,生存環境有所惡化。
             既然跟進成熟生產線遭遇“殺價”,如果“跳級”采用昂貴的高世代生產線會怎樣?
             全球條六代線(夏普)投產于2004年一季度,韓國、中國臺灣跟進于2005年,主要的生產線今年才開始批量生產。而大陸企業缺乏技術積累,上廣電獲取的是退出液晶面板業的NEC的技術,京東方則購買了韓國現代的液晶面板部門(3.5代線)并合作開發了五代線,因此兩個廠家的技術都缺乏優勢。
             “當前大陸企業面臨兩難處境。上成熟的五代線肯定虧,可是在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貿然上馬六代線又有很高的風險。”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沒有解決技術來源,自主研發的成功機會不大。”
             “事實上,想上生產線的企業都有地方政府支持,都有各種融資的辦法。錢不是真正的瓶頸。但是,把專業的液晶面板生產當成‘資本運作’是非常危險的。”該人士補充道。
             雖有資本密集的特性,液晶面板行業更是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專業性、更新換代甚至超過了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建廠光有錢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當前大陸企業缺乏相關背景,挖韓國、中國臺灣的技術人才有困難,培養專業人才有待時日;除了少數企業高層,更難搞定的是大批富有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中層干部。
             目前尚無韓國、中國臺灣的面板大廠到大陸設廠的消息,轉移技術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把技術轉移到大陸等于是在培養競爭對手;加之面板廠在工人、土地方面的成本不高,因此除了后道工序,來大陸建廠也缺乏積極性。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亚洲成A∨人影院在线欢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网大伊香蕉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午夜高清拍精品福利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