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空調市場新冷凍年度序幕的拉開,各路廠商積極投入市場運作的姿態和一系列拓寬市場的新策略似乎發揮了很大作用,2007年9~11月空調產品良好的銷售形勢為2008年空調市場保持增長奠定了基礎。
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9~11月,空調累計零售量和零售額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7.4%和14.0%。值得一提的是,雖然9月和11月兩個單月的銷售情況與去年同期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但10月出現的銷售高潮則比上年同期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增長了19.3%和27.2%(見圖1)。這表明各廠商對節日市場營銷策略的把握明顯好于2006年,實現了銷量和利潤的同步增長。當空調市場進入成熟期,生產企業規模擴張的步伐變緩,生產和銷售規劃更加理性,這就造成零售量增長慢于零售額的增長速度。
價格蓄勢再漲
“漲價”可以說是2007年家電行業為炙熱的字眼,空調市場也不例外,成本上升迫使利潤稀薄的空調生產企業不得不通過提高產品銷售價格來改善經營業績。調整產品供應結構、向市場投放更多價格略高的新品、減少或嚴格控制低價機的入市比例等成為空調企業價格上調的主要手段。
通常,新冷凍年度啟動之日也是空調新品上市之時,零售價格會呈現明顯上揚,隨后旺季來臨,價格會逐步回落。但2007冷凍年度,各細分市場均價在啟動期上漲之后并未出現回落,全年均處于高位運行狀態。新冷凍年度啟動后,空調零售均價又再次提升,2007年9~11月,空調市場均價為3410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4元,增幅達6.4%。各細分規格市場均價也出現100~500元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柜式冷暖空調增幅為顯著,達到9.2%(見圖2)。
價格上漲的勢頭是否能夠得以延續還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從行業自身來看,目前主流品牌已經開始走出低價戰的泥潭,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開競爭。在這樣的背影下,各品牌紛紛調整市場戰略,轉戰高端、尋求差異化營銷,對品質、渠道、服務、品牌等綜合素質的提高更為重視,并以此完善、鞏固新的價格體系。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9~11月,空調銷售量前十名各品牌價格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格力、美的、海爾均價分別提升7.3%、4.4%和1.9%;本就定位高端的外資品牌表現更為突出,三菱電機和三星增幅均為11.6%,松下也達到7.4%。
壁掛式空調仍是市場主流
從2008冷凍年度空調市場的產品規格特征來看,窗式空調的銷售在國內,特別是一二級市場已基本退出,零售量份額還不到0.2%,企業所生產的窗式空調幾乎全部出口。壁掛式空調依然是市場銷售的主力軍,零售量市場份額保持在75%左右, 2007年9~11月,壁掛式空調的零售量份額達到76.5%,較上年同期略有增長。隨著天氣轉冷,壁掛式冷暖空調的零售量份額有所提升,由9月的63.9%增加至11月的68.4%,而壁掛式單冷空調的市場份額則被相應擠壓。隨著人均居住面積的增加以及“大客廳,小臥室”戶型的流行,柜式空調的比重將會逐漸升高。雖然各企業加大了對柜式空調的生產和推廣力度,但受價格增長過快等因素的影響,柜式空調的零售量份額并沒有明顯增長,2007年9~11月占總體市場比重為23.4%,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5個百分點。在季節性變化上,淡季往往是柜式空調銷售比重較高的時期,可見季節性因素對于柜式空調銷售的影響相對較小(見圖3)。
空調市場:新冷凍年度開盤飄紅
更新時間: 2008-02-29 16:20:37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