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五位業內精英大討論:中國Linux處在啥階段?

      更新時間: 2008-02-26 13:45:5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47

        從全球的視角來看,Linux已經在服務器端和嵌入式端成為了強者;然而,在缺少強力社區支持的情況下,中國Linux的發展正處于一個什么樣的階段呢?

        比特網(ChinaByte)2月25日消息(鄒震) 從1998年Linux在國內萌芽開始,Linux至今在國內的發展道路已走過了近十個頭年。


        從全球的視角來看,Linux已經在服務器端和嵌入式端成為了強者;然而,在缺少強力社區支持的情況下,中國Linux的發展正處于一個什么樣的階段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比特網(ChinaByte)采訪了一批國內外專家。透過他們的回答,大家肯定能得出讓自己信服的答案。


        陸首群:Linux應用在發展,而不是在倒退


        綜觀全球Linux產業的發展,在服務器領域,Linux操作系統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20%以上,與Windows操作系統一起,成為了二元技術平臺的主流操作系統;而在移動嵌入式領域,在以智能手機為例,Linux盡管遇到了Symbian、Windows Mobile以及基于開源“Net BSD”的MacOS-X等嵌入式操作系的激烈競爭,但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已經在競爭中取得了主動。但在國內,根據IDC和賽迪顧問的統計數據,國內Linux應用的數量卻比前幾年有所下降。


        對此,中國開放源碼軟件推進聯盟主席陸首群解釋說:“實際上,IDC和賽迪顧問的統計數字有些偏差。其中的原因,一是今年的統計標準變了,如果系統里存在Windows和Linux兩種操作系統,那么按照今年的統計標準它就不算Linux應用環境了。另一個原因,是有些國內Linux廠商簽單時,有些項目雖然簽署的是五年的合同,但沒辦法在每一年中體現出來。”


        陸首群接著介紹說:“當IDC和賽迪顧問的統計數據發布以后,鑒于國內Linux廠商的數量有限,我們專門去每一家都核實了一下。我們根據核實的結果得出的統計數字表明,2007年國內Linux的應用數量還是處于增長狀態。”


        就其中的原因,陸首群認為:“以服務器領域為例,許多用戶都在把應用從UNIX上遷移到Linux之上。從操作系統本身的特性來看,這是由于Linux具備類UNIX特性;而從廠商的角度來看,類似于IBM這樣的廠商,出于競爭關系,更希望把AIX上的應用遷移到Linux。所以Linux應用增長并非象人們想象中的,是單純政府支持的結果,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隨著Linux實力的增強,“混源”概念變得相當流行。對此,陸首群介紹說:“軟件的商業模式有三種,分別是傳統的出售模式、后來出現的出租模式和新近出現的Saas模式。而從軟件的概念來看,它包含了程序、文檔、支持、服務和培訓。實際上,軟件公司盡管其商業模式不同,但總是要賺錢的,只不過方法不同而已。”


        陸首群表示:“我們倡導合作開發,對等創新。而開源軟件實際上是一種工程創新,這里邊也存在有機密。因此混源只不過是把幾種不同的商業模式放在了一起。”


        Jim Zemlin:不要認為應用Linux就不是貢獻


        來自國外開源社區里聲音,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中國對開源社區的貢獻極少。對此,國際Linux基金會執行董事Jim Zemlin對比特網變了自己的看法。


        Jim Zemlin強調說:“不要認為推動Linux的應用,就不算是對開源社區的貢獻,應用開源軟件同樣是對開源社區的貢獻。雖然中國開源還很年輕,還處于成長階段,但類似于華為、聯想這樣的公司已在大量地向國外輸出Linux產品。”


        談起Linux在中國的發展道路,Jim Zemlin認為:“中國軟件行業還是一個很新的行業,而且中國國內的開發人員需要承擔很多壓力,這確實給中國開源社區的發展添加了困難。開源社區終會自己建立起來,但這確實需要時間。1991年我次來到中國,我這次來中國以后,從我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Jim Zemlin強調:“雖然在中國建設開源社區面臨很多困難,但中國卻有足夠的動力去這么做。相比于專有軟件的高昂價格,開源軟件的成本更低。我想問問中國的CIO們,他們是愿意這樣花這筆錢,還是把它們投入到其他建設上去?要我用一句話總結開源軟件,它能給你們帶來價值億萬美元的禮物。” 

        毛德操:Linux桌面發展重技術,輕市場


        浙大網新的毛德操教授是一個直性子的人,一上來,他就反問了比特網一個問題:“我研究Linux多年,又出版了國內本關于Linux內核的圖書,論對Linux的感情,我絕不比別人差,但我在PC機上都不用Linux,你能說Linux在桌面端的發展是成功的嗎?”


        這確實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但它至少折射出Linux在桌面端尷尬的現狀。毛德操把這種尷尬現狀的原因歸于“過份注重技術,而輕視市場”。


        毛德操認為輕視市場的個表現就是沒有給用戶提供一個過渡方案。他介紹說:“在國內,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政府提倡Linux,但用戶卻在抵制。”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如果其他平臺上的用戶想要遷移到Linux平臺上來,他們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革命式的,一種是浙進式的。如果給用戶提供的是革命式的遷移方式,用戶出于使用習慣的原因,就一定會抵制。而采用浙進式的遷移方式,毛德操認為的產品就是他正在研究Linux內核,它可以同時兼容現在主流的Windows。


        毛德操對此解釋說:“當非Linux平臺的用戶向Linux平臺遷移時,所遇到的問題是應用軟件的轉換。如用戶原來用微軟的Office,如果你突然要他們用OpenOffice,其結果肯定是行不通。而如果通過兼容內核,把非Linux平臺所有的應用全照搬到Linux平臺以后,用戶可能感覺不到遷移帶來的不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Linux平臺有更好的應用軟件,用戶也可能會嘗試新的軟件。”


        毛德操教授的兼容性內核無疑是一個革命性的想法,但據比特網了解,要實現內核級的兼容,需要解決兩千多個函數兼容問題。而且這種兼容將注定是一種動態的兼容,當對方的系統升級之后,必須馬上跟進,進行新的兼容性研究。但毛德操向比特網表示:“用戶習慣于某個平臺之后,當另一方進行升級時,用戶出于使用習慣的問題,可能并不愿意跟著升級。因此,當現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桌面Linux和其它平臺拉到同一起跑線上。”


        毛德操強調:“業內有些人對Linux在服務器和嵌入式端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但事實上,桌面端才是決定Linux生死成敗的關鍵領域。在嵌入式領域,Linux廠商想收取授權費特別困難。而桌面端的Linux廠商,全都是必須靠Linux掙錢才能生存下去的。” 

        胡才勇:Red Office面向所有用戶


        幾年以前,紅旗2000總經理胡才勇曾提出了有名的有限應用論。而今天,胡才勇再談起這一說法時,他向比特網表示:“Red Office是面向所有用戶的,只不過它的推廣有一個過程,現階段在應用領域上有所側重。”


        談到Red Office面向所有用戶這一問題,胡才勇介紹說:“Red Office與微軟Office在性能上已沒有太大區別。”當微軟Office開始向前端的開發平臺轉變時,Red Office也做出了調整。并且隨后Red Office就在世界上頭一個實現了將Office嵌入到應用系統中。在電子政務領域,公文起草和公文流轉曾經是兩上獨立的系統,而應用Red Office則可以將這兩個系統合二為一。目前,Red Office還擁有獨立的SDK,便于用戶在其上進行開發。


        而更重要的,胡才勇認為:“是國家制定了標準標文通(UOF),這樣,Red Office就和其他種類的Office在同等條件下競爭了。”


        國際社區往往認為中國開源企業回饋社區的東西較少,但胡才勇對此解釋說:“紅旗2000公司目前有50多位工程師在Open Office社區中工作,目前他們的工作已對社區產生了相當的影響。相應地,Open Office社區也派出了工程師對紅旗2000公司的工程師進行培訓。國內開源廠商與國際開源社區之間,已形成了較好的互動。”


        談起國內Linux發展所處的階段這個問題,胡才勇認為:“國內開源產業已到了一個爆發前的臨界點上,其原因在于經過多年的探索,業內人士已經明白了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具體到紅旗2000公司,我們在今、明兩年要讓用戶普遍接受Red Office。” 

        
        張建華:開源社區找準贏利模式重要


        業界也許對張建華會感到陌生,但他卻在2001年就創建了國內個Linux社區。業界可能同樣對LUPA社區感到不熟悉,但它卻在2007年吸引了以美國知名開源社區Sourceforge為首NEA,提出的兩千萬美金的投資要約。


        談起LUPA社區,張建華介紹說:“不同于Sourceforge社區和Ubuntu社區,LUPA社區把自己定位于一個開源整合平臺,它的模式是的。而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國內,無論是搞Sourceforge社區,還是搞Ubuntu社區都會因為資源的原因搞不起來。”


        談起整合,國內確實已有一批成功的企業,其成功正是建立在整合的基礎之上。如國美的黃光裕,其成功正是利用了家電企業資源處于剩余狀態的時機,利用賣場的形式實現了資源的整合。


        張建華認為:“整合的關鍵是只做自己擅長的工作,而把自己不擅長的工作留給社會。目前整個IT產業給開源留下的整合機會太多了。如目前大型企業的IT系統以穩定為要求,而中小型企業需要IT管理系統,但上大型ERP卻可能因高昂的價格卻可能承擔不起由此帶來的風險。這樣,我們就可以提供開源系統,而在實施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新的需求,如人才培訓、服務等問題。我們把這些全打包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用戶樂于接受,同時我們的贏利模式也清楚了。”


        張建華接著解釋說:“目前開源社區不是缺乏贏利機會,而是這些都需要探索出一些新的贏利模式來解現。因此,開源社區找準贏利模式重要。”


        談起Linux在國內所處的發展階段,張建華透露說:“開源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而是圍攏著技術形成了一種文化,開源給了中國一個很大的機會,下一步就看中國IT業界如何去把握這個機會。2008年注定是Linux等開源軟件的發展年,從眼前的發展來看,五月份中國開源界將有一個令世界震驚的大動作。”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亚洲中文字幕页面 |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