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以及國家廣電總局等六部委《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該《通知》有三大重要內容引起行業的關注:其一,電信可以參與數字電視接入網絡建設和電視接收端數字化改造,而廣電也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提供增值電信業務。這一條無疑為促進“三網融合”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其二,國家投資的數字電視示范網建設,其有關工程建設和系統集成優先由國內企業承擔,在同等性能價格比條件下優先采用國產設備和產品。很顯然,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在數字電視行業都有更多的機會。其三,有線數字電視接收終端實行機卡分離技術體制。這意味著無論是機頂盒還是一體機將真正實現量產,為彩電企業繼平板后迎來二次生機。
電信廣電可互相交叉
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電信、廣電的互相進入問題一直備受業界關注。而《通知》的第23條,有望打破兩者長期以來分業經營的規定。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有線處副處長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三網融合在技術上各有優勢和不足,只有將廣電和電信各自的優勢進行互補,才能真正推進三網融合。”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專家組組長郭軻認為,該《通知》的出臺還需要相關政府部門配套政策和措施來促進。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劍秋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知》對電信進入數字電視領域重要的一點在于,電信不僅能夠參與接收終端的投資,更可直接參與數字電視接入網絡的建設。”
據記者了解,國家對于全國各地有線網絡的建設早已放開,并允許國有企業投資和控股。近幾年也不乏看到如中信、北大青鳥等一些國有企業參與到有線網絡的建設中,解決有線網絡運營商普遍缺乏的資金難題。
“更多國有資本的參股將會大大減弱各地有線網絡公司‘行政命令’下的影子。”深圳茁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丁中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電信一旦投資并參股到有線接入網的建設,將近一步加速各地有線網絡運營商向企業行為轉變。
“而這一行為的改變就是讓電信較為規范的服務意識進入到廣電。”天柏寬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品表示。“電信的參與也將促進數字電視的進程。”萬方咨詢總監付亮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廣電網是一張城市網絡,數字電視要覆蓋農村,單靠廣電自身鋪一張農村的廣電網將是一個成本很高并且重復建設的工程。而電信在農村已經有了一張比較成熟的網絡,廣電完全可以通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提供服務,比如河南網通、寧夏電信、山西移動與當地廣電都進行了合作。山西移動將有線電視信號送到農村,與廣電合作采取收入分成的方式。這樣的經驗值得借鑒。”
另外,《通知》的第23條也明確指出,廣電也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提供增值電信業務。丁中認為,這一政策將可讓廣電運營商獲得ISP執照,發展寬帶用戶。
水清木華咨詢師楊東巖表示,在寬帶方面,由于電信運營商的先發優勢,廣電運營商只能在一些綁定二級寬帶運營商(非電信與網通運營商)的小區鋪設網絡。由于電信運營商的壟斷及其用戶規模小成本高等原因,服務費相對昂貴。而廣電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有線數字電視雙向網,提供寬帶服務。此外,廣電有可能開展的增值服務是電視彩信和VoIP。
賽迪顧問消費電子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楊松強認為,廣電發展移動增值業務有資金的瓶頸,未來的贏利模式也具有不確定性。有了這一通知的出臺,廣電就可以通過上市融資獲得發展。
機卡分離加速終端融合
從《通知》的14條、15條可以明顯看到,沉寂三年的機卡分離技術體制將再次得到政策上的支持。由于我國有線運營商過于分散,具有各自為政的先天弊端,終端企業終只能據各地不同運營商的要求來提供“定制產品”,導致機頂盒和一體機未能實現量產。信息產業部雖然早在三年前就提出“機卡分離”的政策,但由于利益所致,各地網絡運營商并沒有實行。
14條的內容明確指出,有線數字電視接收終端(包括機頂盒和一體機)實行機卡分離技術體制(即數字電視接收終端與條件接收模塊完全分離)。從2008年起,有線數字電視運營機構應按照機卡分離的技術體制開展數字電視業務。
深圳市力合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這一政策將推動‘機卡分離’技術在產業中得以實現,但從目前來說,‘機卡分離’在機頂盒的實現中還存在難度,一方面數字電視網本身是一個帶有地區性質的局部網,每個城市的數字電視都有自己的運營商,各地運營商都將把當地的節目接收到機頂盒里,推出不同的卡,卡在技術上實現通用并不難,但不同運營商如何協調、如何管理、如何收費很難形成統一。”“因此,機卡分離技術主要在一體機上得到體現。”丁中認為,“利益仍是運營商不可能將機卡分離得到實施的直接原因。而機頂盒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因此,只有加強一體機的研發,才能真正讓機卡分離的政策得到落實和推進。”
這一點得到凌訊科技副董事長兼首席戰略官董弘的認可,他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有線數字電視現狀來看,機卡分離的重頭戲在于一體機。”
丁中同時表示,一體機的發展會終使芯片和彩電企業受益。他認為:“對于芯片公司來說,今后第二代一體機將增加地面接收的功能,目前地面融合芯片都掌握在國內芯片公司的手中,因此,一體機的發展將加速芯片量產。對于彩電企業而言,在平板時代,由于核心技術幾乎控制在國外彩電企業手中,國內企業受制于人,一直未能走出困境,在數字電視時代,彩電企業在未來一體機的市場中將有先行國外彩電企業一步的機會。”
國內企業有突圍的機會
國辦2008年一號文第7條明確表示,國家投資的數字電視示范網建設,其有關工程建設和系統集成優先由國內企業承擔,在同等性能價格比條件下,優先采用國產設備和產品。另外,第20條稱,為確保數字電視系統安全,鼓勵采用以國內技術為主體的數字電視廣播系統,已采用國外接收系統的應與國內產品同密。
“第7條的規定無疑給國內企業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丁中認為,“而第20條內容中所指的同密就是條件接收系統,很顯然,在數字電視CA系統的選擇上,也將以國內品牌的CA為主。”
呂品表示:“這個市場機會對國內企業來說是巨大的,相比其他產業,唯有數字電視產業可以讓中國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力,相反,國外企業在這個產業中沒有競爭優勢。今后不僅在終端制造上,而且在中間件軟件平臺(CA)領域,中國企業都會有突圍的機會。尤其以前中國軟件出口都是OEM,目前數字電視將帶給中國軟件企業一個真正的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文件明確指出將積極支持數字電視相關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發新股等方式籌集資金,增加對數字電視產業的投入。
“這些利好的政策將加大數字電視相關產業對資本市場開放的力度。”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指出,“國內數字電視企業也將有望具有優先在創業板上市的機會。”
業內人士表示,上市獲益的將是終端接收設備供應商和芯片企業,而直接的受益者則是網絡運營商。國內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將推動終端接收設備(數字電視機、一體機、機頂盒)市場需求的新一輪增長。而當用戶規模化后,網絡的盈利能力將開始顯現。隨著數字電視推廣自然形成的月收視費提高,將明顯提升網絡資源價值,再加上付費頻道、增值業務的推出,都將給數字電視產業中的每個鏈條注入活力。
數字電視產業發展提速 政策打破體制障礙
更新時間: 2008-02-18 11:03:1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