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開車的人多了,識路的人倒少了。一臺GPS車載導航儀,成了“本本族”們競相追捧的目標。 “點對點”的指路方式,令初上駕駛座的新手司機激動不已,不少人發現路雖指對了,可路況卻差強人意——要么堵得不得了,要么就路況差得不得了。 “GPS是否可與道路情報發布相結合,實現實時的反饋呢?” 導航線路淪為參考 同為“本本族”的小姚,提到新車后不久,就為自己的愛車添置了一臺GPS車載導航儀。圈子是用不著兜了,可小姚覺得,GPS車載導航儀光語音、圖形指路還不行,還能告知前方的道路擁堵情況,從而選擇暢通的路線。“上海的高架上不是有情報板嗎,如果能跟導航儀結合起來,二者實現聯網,那么GPS導航起來就更加了。”小姚說道。 小蔡的“車齡”已接近2年,談起GPS給出行帶來的尷尬,小蔡說道,有一次去外地,導航儀顯示前方即將經過一片繁華區,結果開到了才知道,馬路上全是行人和小攤小販。“導航儀的推薦路線,以前還是,現在只能作為我的參考。”小蔡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尚無即時路況發布的相關服務,導航儀充其量也只是地圖的“合訂本”。
享受服務或得繳費 昨天下午,記者撥通了店面設在徐家匯美羅城的一家GPS車載導航儀銷售商的電話,據該人士介紹,目前市面上所銷售的導航儀,其功能大多也只是指路而已,都不涵蓋擁堵等前方路況的告知。“導航儀只是通過衛星來實現車子的定位,要想實現實時路況與導航器儀信息之間的交換,必須得有類似移動、聯通等第三方的介入才能實現。” 對此,深諳導航儀市場動向的小蔡同樣表示,要想將即時路況納入導航系統,從技術上并不難實現。“理論上應該得有一個服務器,不過要享受到這樣的服務,估計車主還得繳納一定的費用才可以。”采訪中,該銷售商也表示,車載導航儀盡管可以儲存50條左右的車行線路,但這些都是靜態的,車主更希望得到,動態的信息。 技術可行無人研究 市內交通專家、原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徐道鈁告訴記者,靠著鋪設在道路下的感應線圈,如高架情報板等道路監控系統,可獲悉道路是擁堵還是暢通。而普通的車載導航儀,僅憑機器與衛星的連通,提供的是“點對點”的線路查詢、指示。“二者要實現結合很復雜,也沒有人專門研究過,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
而據記者了解,當前,上海擁有多渠道的路況告知模式——城市高架等快速路有情報板,車載電臺有即時的路況信息發布,互聯網上還有的實時路況查詢,可以說,一張“立體”的道路信息發布體系,已經在申城形成。有關職能部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對該設想表示出了肯定,但同樣認為目前尚不能實現。“對路況的掌握,更多時候還得靠司機的經驗。”
車載GPS導航效果差強人意
更新時間: 2008-02-14 10:22:5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