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微軟操作系統里一項重要的軟件元件Windows Explorer,上周被卡巴斯基(Kaspersky Lab)殺毒軟件誤認為是惡意程序,而遭到隔離,甚至刪除。
卡巴斯基使用者發現后通報這個問題。卡巴斯基表示,這起烏龍事件持續兩個小時。
卡巴斯基系統判定,explorer.exe程序里潛伏一個稱為 Huhk-C的病毒,因此予以隔離,某種情況下甚至將它刪除。由於Windows Explorer是Windows文檔系統必需的使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缺乏該文檔造成操作系統里的某些常用的任務難以執行,例如搜索文檔。
卡巴斯基技術顧問David Emm表示仍在進行內部檢查,以查明這個false positive是怎么外流到網路上的。
Emm說:這是典型的虛驚一場。我們查遍內部的系統,好讓系統更嚴密,以防未來再遭遇這種問題。沒有 一家殺毒軟件公司,包括本公司在內,能保證絕不會發生虛驚一場的情況。但我們會盡一切努力,為可能帶給客戶的任何潛在風險降到。
Emm指出,每周卡巴斯基都會在資料庫中加入大約3,000筆紀錄,并標明問題的嚴重度(scale of the issue)。
他說,那筆offending signature資料外泄事發后,卡巴斯基檢查病毒簽名檔(signature),在兩小時內抽換,以限制損害程度。
他說:我們主動接洽企業客戶,讓他們清楚可能發生的問題。只有一家企業客戶(位于英國)遭遇這個問題,另外還有少數的家用客戶受影響。
Emm補充說,尚未改變預設環境的使用者,會發現explorer.exe只被殺毒軟件隔離,而不會被刪除。
今年3月間,卡巴斯基曾批評微軟的消費者殺毒產品OneCare有瑕疵,會把正常文檔誤判為惡意程序,導致微軟Outlook文檔遭到隔離、甚至刪除。
卡巴斯基殺毒防過了頭 誤把系統文件隔離
更新時間: 2007-12-29 16:02:1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