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在深圳落地,預示著國家廣電總局全面“數字化”的目標又近了一步。至此,有線、地面和衛星數字電視的轉換工作全面開花,這其中有線數字電視轉換工作已經進入到聯合推進階段。
專家表示,隨著奧運會的來臨,我國數字電視產業將全面進入攻堅階段,數字電視用戶將在現有4000萬用戶的基礎上大幅增加。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雖然有線、地面和衛星的模轉數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但贏利模式缺乏依舊是制約數字電視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年底用戶數達4500萬
在奧運商機的刺激下,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得到更大范圍的開展,同時地面數字電視也于近日在深圳落地,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運營商加入到數字電視市場爭奪中來,也導致這段時間全國數字電視用戶的數量快速上升。
“截至今年8月,數字電視用戶總規模已累計超過4000萬戶。”近日,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廣播電視處處長白為民表示。
據了解,目前我國數字電視的用戶構成主要分為四類,包括有線、地面、衛星和IPTV四種方式。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統計數據顯示,其中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數達到1900多萬戶,衛星數字電視用戶達到2000萬戶,地面數字電視的用戶突破24萬戶,IPTV用戶數達到55萬戶,這樣算來,我國數字電視用戶總規模已累計超過4000萬戶。
“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數字電視的滲透率將提高到13%,這將大大縮小與全球17%的平均水平差距。”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研究咨詢部主任孫新果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滲透率即數字電視用戶跟所有整體電視用戶的比例關系。
按照這種說法,參考目前我國有3.5億多戶的電視保有量來看,到年底的時候,我國數字電視用戶的數量將激增至4500萬戶左右。相對2006年3000萬戶左右的市場規模來說,今年數字電視市場增長態勢明顯,而隨著明年“數字奧運”市場的刺激,數字電視的用戶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孫新果表示,中國的數字電視用戶的發展速度接近50%的復合增長率,到2010年,我國數字電視的用戶總數接近1.6億戶。目前我國大概有3.5億的電視用戶,其中有線電視只有1.4億,剩下的都是衛星和地面的用戶,等這兩種數字電視轉換工作完成后,將讓數字電視用戶數量有質的飛躍。
有線跨入聯合推進階段
從部分城市試點到整體轉換再到整體平移,歷經4年光景,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從初的幾百萬戶發展到2006年底的近1000萬戶,截至今年8月底,這一數據已經達到1500萬戶。記者了解到,動作較快省份的有線數字電視的轉換工作已經全面跨入到聯合推進的階段,典型意義的是浙江省。
10月12日,浙江省召開了推進有線數字電視論聯合發展的專項會議,致力于解決省內有線數字電視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作為有線數字電視起步較早的省份,現在浙江省11個地級市的市區和大部分縣已經開通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數已達150萬。
但是我們仔細研究后發現,浙江省各地級市的有線數字電視的發展狀況并不平衡,除杭州、紹興的情況稍好外,大部分市縣有線數字電視工作遇到了諸如資金壓力、區域發展緩慢、重復建設、贏利模式難尋等困難。為解決這些瓶頸,8月下旬,浙江省有線數字網絡發展工作協調小組成立并開始工作,主要是充分利用廣電各種資源,以提高各市縣的競爭力。
“這是有線數字電視發展必然經歷的階段。”國家廣電總局一位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浙江省的做法。他表示,我國從2003年開始啟動有線數字電視試點開始,目前青島、杭州、深圳、綿陽、梧州、南陽等城市已基本完成了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廣西、重慶、云南、四川等省區市,以及佛山、大連、太原等城市正大力推進整體轉換。在這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以省為單位對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體解決很有必要。
地面、衛星轉換已經展開
去年的8月1日,國家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正式確定,預定今年8月正式實施。不過落地的時間卻延遲了。10月12日,深圳市正式宣布試播國家標準地面數字電視,標志著深圳市國家標準地面數字電視正式邁進試驗推廣階段。
“深圳地面數字電視信號的播出,將直接推動‘國標’實施的步伐,整個數字電視產業將迎來爆發性增長,尤其在明年奧運期間,中國數字電視的用戶量勢必激增。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的全面實施,必將給中國高清數字電視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也將成為彩電工業的新亮點。”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夏平建這樣評價。
我們不否認深圳地面數字電視信號的播出,將加快無線數字電視收視群體的普及,迅速啟動數字電視收視市場。因為從電視的未來發展方向來看,電視將突破傳統被動收看的局限,市民的需求將轉向隨時隨地享受視頻點播、遠程醫療、股票交易、信息查詢等新業務。而地面數字電視正好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預計到2010年,全國地面數字電視接收設備將超過3億臺,地面數字電視普及率可達80%。
衛星數字電視方面,目前雖然還是分散的非法用戶為主,但據了解,目前廣電系統已經重新審視了衛星數字電視,相信不久后將有新的推廣計劃出臺。
贏利難問題依舊明顯
雖然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轉移的過程進展順利,但由于在模轉數的初期就定下了數字電視帶有公益性的屬性后,贏利模式一直是困擾數字電視快速發展的瓶頸。
其實從數字電視剛開始試點,大家就開始探討數字電視的贏利模式,但至今仍然沒有合適的途徑。由于帶有公益性的色彩,目前收取的費用僅是二十元左右的基本服務費,大部分消費者都不會選擇增值服務。
杭州數字電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勵怡青近日表示,有線網絡的投入都是由有線公司承擔,各地政府的漲價政策卻阻礙很多。有線公司巨額的資金投放到底得到了什么,有沒有帶來發展空間,這是有線網絡堪憂的問題。歌華也表示,短期內面臨網絡改造和發展用戶的高成本問題。
據了解,贏利難問題被曝光后,雖然廣電部門也嘗試開展新業務,涉足電信業務去賺取可觀收益,但至今效果并不明顯。隨著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的快速開展,廣電系統內部正在籌劃通過雙向改造,增強互動性來打破目前運營商贏利難的尷尬。今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印發了《有線電視網雙向化改造指導意見》,指出目前國內大部分有線電視網絡是單向廣播式網絡,用戶到廣電中心的回傳通道沒有打通,有線電視網絡的現狀不能滿足用戶開展雙向業務的迫切需求,因此有線電視網絡亟待雙向化改造。
這半年來,雙向改造也自然成為數字電視領域熱的話題。不過有專家提出警告,由于還沒有統一的網絡接入標準,完成雙向改造的各地有線電視網絡會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如果地方網絡不聯合成為全程全網,廣電網有可能成為電信企業的打工者。
“難以贏利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解決好節目源的問題,因為數字電視本來宣傳的是豐富的信息量,而現實是節目源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現實和宣傳嚴重脫節導致運營商很難實現贏利。”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研究院有線電所副處長丁衛東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數字電視轉換“攻堅戰” 贏利難仍是瓶頸
更新時間: 2007-10-30 13:19:2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