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LG放手生產32英寸等離子面板,7月,以海信、海爾、長虹為代表的廠商推出32英寸等離子產品。32英寸等離子電視打破了傳統的中小尺寸的限制,將等離子的產品結構擴展到從32英寸到103英寸的廣覆蓋域,增強了等離子市場的競爭力。但32英寸等離子電視作為市場中的新興產品,其性能還需要不斷的完善,成本也要在規模化經營中逐漸降低。各廠商應該結合自身的產品和渠道特點,做出恰當的選擇,使32英寸等離子電視成為廠商的戰略之選。
32英寸PDP應運而生
2006年大尺寸液晶電視市場的放量增長,對等離子市場形成了較大威脅,而等離子謀求50英寸市場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50英寸以上的平板市場整體規模尚小,對等離子市場挽回失地作用不大。同時,液晶面板廠商為實現贏利,通過控制產量及出貨方式來提升面板價格,其中32英寸液晶面板首當其沖。
在此情況下,等離子陣營伺機而動,LG在5月份放手生產32英寸等離子面板,打破了傳統的中小尺寸的限制,將等離子的產品結構擴展到從32英寸到103英寸的廣覆蓋域,增強了等離子市場的整體競爭力,為等離子市場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
LG模組廠正在積極提高面板生產效率不斷擴大產能,預計2007年32英寸等離子面板供貨量在8萬臺-10萬臺,到2008年,隨著32英寸面板生產技術的成熟,LG32英寸等離子面板月產能將達到15萬臺。
國內廠商熱情高漲
國產品牌與LG一拍即合,7月,以海信、海爾、長虹為代表的廠商所宣稱的全球讓消費者對32英寸等離子充滿期待。
7月、8月,海爾、海信、長虹32英寸等離子電視銷量累計達8800臺,廠商對今年的銷售預期都很樂觀。其余廠商也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廈華9月也推出了32英寸等離子新品,創維和康佳選擇了在部分地區試銷,若是市場反響好的話則會繼續大規模推廣。
賽諾數據顯示,32英寸等離子上市以來,銷量節節上升,2007年8月,其市場份額就占到等離子市場的23.4%。海爾、海信、長虹的市場份額在32英寸等離子的銷售帶動下都有較大提高,國產品牌整體市場份額在8月份已達到40%,環比增長12%。
帶動等離子規模增長
32英寸等離子產品的熱銷首先帶來的是等離子整體規模的增長,8月份等離子整體市場規模環比上漲了11.8%,其中32英寸等離子電視銷售量與7月相比增長了3倍多。由此而來的是等離子電視市場40英寸以下的產品銷量份額大增,8月3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份額占到等離子市場的23.4%,賽諾預計,2007年,等離子市場40英寸以下產品市場份額將達到14.7%,而到2008年,32英寸等離子電視銷售量市場份額將達到37.4%,成為等離子市場的主流規格產品。
從3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銷售品牌來看,投入這一市場的主要是國內廠商,這對等離子品牌格局產生較大的影響。按照2008年等離子產品規格結構來看,40英寸以下的市場份額在37%左右,而這一市場完全被國內廠商占領的話,等離子市場將不再是由日韓企業所獨占,國產品牌至少將擁有1/3的市場份額。
二、三級市場成核心地帶
由于32英寸等離子產品價格較有吸引力,并且為避免與自家32英寸液晶電視的直接競爭,幾家國內廠商均將32英寸等離子產品作為CRT的替代品,將其細分市場定位于二、三級市場,因此,受32英寸等離子電視沖擊的應該是二、三級市場的高端產品,其中包括32英寸液晶、超薄電視以及部分29英寸純平、超薄電視。
從二、三級市場的產品銷量及價格看,32英寸液晶電視在二、三級市場的均價為5800元,其在該市場的銷售量市場份額能夠達到6.5%,而32英寸等離子在該市場的均價僅為5000元,如此的價格差距可以增強等離子產品的替代效應。另外,二、三級市場上32英寸超薄CRT的均價為3900元,是該市場的又一高端產品,并且該產品均價降幅較為緩慢,32英寸等離子電視對其也有較強的替代效應。32英寸等離子產品若是能將目前5000元的價格拉到與29英寸CRT產品相差80%的情況下,即再有1000元左右的價格降幅,擁有“數字CRT”美譽的等離子電視則會大舉進入二、三級市場。
等離子廠商需要做的是盡快提高產品認知度,向目標市場推廣。相對于32英寸液晶電視在市場中較高的認知度,等離子廠商應做足宣傳,讓消費者更多的了解到等離子產品的優勢及特點,同時作為新產品,等離子廠商更應該在市場建立的初期把握好質量關,以期建立更為持久的產品美譽度,為等離子市場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32英寸等離子電視若想在現有的競爭中占一席之地,選擇恰當的細分市場是關鍵所在,正像幾家廠商期待的那樣,二、三級市場是等離子市場成長的核心地帶,廠商更應該在這一市場上進行合理的產品布局,不斷培育潛在顧客。
平板廠商戰略之選 32寸等離子成CRT的替代品
更新時間: 2007-10-24 13:48:1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