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融合了清華和上海交大兩種標準的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準終于正式強制執行。但是業內人士表示,至今只對發射端技術做出了規范,卻沒有對地面接收設備標準進行規范。有專家質疑目前號稱符合該標準的電視機等設備的可信度。
據悉,融合標準只針對發射端做出技術規范,對接收設備具體要采用哪些參數卻沒有說明。6月12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曾針對某些廠商四處銷售自稱是“完全符合國標的設備”現象,下發了《廣電總局關于清理和規范地面數字電視技術試驗的通知》,強調“目前市場上并沒有完全符合國標工作模式的發射機、接收機和測試儀器”。這同時也是繼今年2月1日下發《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地面數字電視系統技術試驗的通知》后,廣電總局第二次對地方無線數字電視試驗下的“暫緩令”。
清華大學數字電視傳輸技術中心及其芯片開發商凌訊科技在6月22日宣稱研發出了融合芯片,可滿足國內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正式運營的需求,并且還以相關產品證明該芯片已經在長虹、創維、康佳和海信等多家廠商的機頂盒、數字電視一體機、便攜式接收機和便攜式電腦等終端設備中應用。而就在凌訊科技發布融合芯片并搬出大批廠商助陣后不久,上海高清也高調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國標芯片已于7月正式推出。該公司總裁助理王堯表示,上海高清自去年年底就啟動了融合芯片的研發工作。此外,上海高清在發射端與北廣科技、同方吉兆等10家企業達成合作;接收端包括芯片、機頂盒等整機方案也都向廠家開放,目前已經聯手了康佳、廈華、三星、LG等30多家廠家。但廣電總局規劃院院長姜文波表示,“我們沒有承認哪些芯片符合國標。”
知情人士指出,地面數字電視融合標準的主導方是國家發改委,而應用單位則是廣電總局。按照計劃,今年8月1日前必須完成17項配套標準的編制、相關設備的產業化和測試工作。但目前除了17項配套標準初步擬定基本框架外,其他工作都沒有完成。對此,姜文波做了解釋:要完成以上工作,必須依照網絡測試得出的數據進行。但實際上,當規劃院今年3月份在北京、江蘇、四川等地搭建試驗網絡的時候就發現了一系列問題,即市場中還沒有一款完全支持融合國標全工作模式的接收終端,符合國標的測試儀器也嚴重缺乏。
“我們原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所有設備的更換工作,但現在只能停下來了。”某廣電數字移動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無奈地說,將來所有的地面數字電視的發射機和終端接收機都要有入網證,現在市場上所有的設備卻連許可證都沒有。
數字電視國標缺失 終端機設備企業魚目混珠
更新時間: 2007-10-08 11:29:2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