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語音技術、高清技術在手機產品中的應用,手機功能將更加呈現出集成性應用趨勢,包括3C的整合,3G 的應用,未來誰的產品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就能在中國手機市場立于不敗之地。”手機新秀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如是說。
專家認為,隨著手機應用技術整合的技術方案越來越豐富,手機將成為一個多功能信息傳播的媒體平臺,中國內地手機產業的第三次整合浪潮已經開始,此次整合的特點是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的。
近段時間以來,本土手機品牌金立、多普達紛紛推出以高清和手機電視為主要功能的產品,手機被賦予了新的娛樂內涵。
按照目前業內的劃分,手機產業發展已經經歷兩波發展浪潮,目前第三波發展正在暗潮涌動。
波浪潮是在1990年末期國有企業以合資引進、消化、吸收形成了國產手機的陣營為特點,這個時候的技術特點基本上是模仿,但是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第二階段則是2002年以后,以部分拿到手機牌照的企業通過出租手機牌照獲利,更多拿不到牌照又看好手機市的新興手機企業靠尋租找到掘金的機會為特征,在技術則是純粹的模仿加工。在經歷了這兩波浪潮之后,中國內地手機產業鏈呈現出基本的雛形——制造的規模優勢形成的低成本價格優勢,而在技術上依然受制于跨國公司的對技術的壟斷。
經過2004年手機產業政策的調整,手機牌照的核發由核準制改為審核制之后,一批手機新貴加入手機陣營,為內地手機產業和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吸取前兩波手機發展浪潮的經驗和教訓,把經營的焦點集中在了生存發展的市場贏利目標上。他們的典型代表是聯想、金立等,而手機產業整合的第三次浪潮也是以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技術上、產品上的差異化特點拉開的。與前兩次浪潮不同,這一次內地手機產業涌動的第三次浪潮,其特征表現為以技術創新拉動產業生態鏈的完善。這些企業的市場地位,主要是靠產品技術和品質方面的創新取得,明顯有別于以往的依靠壟斷資源優勢取得地位的行業先驅們,體現出手機產業真正地市場化和新生企業的成熟和自信。
金立手機董事長劉立榮認為,對于內地的手機企業來說,誰舉旗不重要,重要的是舉什么旗。就像語音手機、高清手機,顯然在技術方案上,產品的差異化上形成了典型性的特征,區別開了與其他手機品牌在產品上的同質化。而在價格上也拉開了與其他品牌的差距,加上與國際巨頭的合作,元器件的配套上保證了質量的穩定性。
金立在高清手機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國際企業巨頭日本夏普的支持。在蘋果公司的iPhone成為首家夏普高清手機屏幕的應用許可廠家之后,金立成為全球第二個獲得這一應用許可的手機生產廠家。夏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事務所所長孫宇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手機企業往往強調成本的競爭優勢,但一個健康的企業,其產品成本的偏執追求絕不是核心競爭力,中國的民族企業和國際品牌競爭,只有兩個方面,一是正確的企業管理,另一個就是創新能力,只有持續地更快更好地推出新技術產品,品牌才能有生命。
中國手機產業第三波整合浪潮涌動
更新時間: 2007-09-26 16:55:4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101
免費預約試聽課
- 姓名
- 電話
- 獲取試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