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庭娛樂業各路巨頭日前在洛杉磯召開峰會紀念DVD誕生10周年。業界人士稱,盡管面臨來自下一代高清影碟、數字下載和視頻點播等新業務的挑戰,傳統DVD市場的前景依然看好,短期內不會退出市場。
DVD播放器與影碟自1997年問世至今,DVD影碟的銷售與出租收入成為各電影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去年美國市場DVD影碟銷售及出租業務收入約為240億美元,同期的電影票房收入為95億美元。
下一代高清影碟的格式之爭成為參加峰會的家庭娛樂業主管們關注的焦點。他們認為,“藍光”(BLU-RAY)與HD-DVD兩大陣營的格式之爭始終未能達成妥協,它將使傳統DVD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成為家庭娛樂市場的主流。
華納家庭娛樂公司前總裁沃倫·利伯法布被許多人認為是DVD之父。上世紀90年代初,東芝、索尼和飛利浦等公司著手研制不同的視頻數據壓縮格式及儲存技術,正是由于利伯法布的斡旋和調停才避免了一場格式之爭。利伯法布聯合好萊塢其他主要娛樂公司,并且取得計算機行業的支持,終于說服消費電子廠商在1995年聯合宣布了DVD格式。
1997年,首批DVD播放器投放美國市場,當時每臺售價高達800美元。華納公司在當年率先推出30部影片光碟,包括《卡薩布蘭卡》《龍卷風》和《銀翼殺手》等。
由于擔心DVD影碟助長盜版以及對其市場前景仍然感到懷疑,當時好萊塢其他主要電影公司如迪斯尼、20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等并沒有跟進。但迅速擴大的市場需求促使各大電影公司紛紛推出DVD影碟。1999年派拉蒙公司推出的《泰坦尼克號》影碟成為張銷量超過百萬的影碟。
到2002年,DVD播放器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已達到8000萬臺,成為有史以來普及速度快的消費電子裝置。隨著市場的擴大,其售價也迅速下降到100美元以下。與此同時,低廉的制作成本也使DVD影碟很快取代了錄像帶在影視出租店的主導地位。而隨著DVD光碟價格的下降,家庭娛樂業的業務模式也從以出租為主轉變為以銷售為主。
在經歷了前期的爆炸式增長后,近年DVD影碟銷售業務的增速開始放慢。有人開始擔心,網絡下載及有線電視點播業務的出現以及下一代高清影碟格式之爭可能導致DVD在不遠的將來退出市場。
不過,盡管高清影碟兩大陣營都已推出各自的播放器和影碟產品并聲稱自己取得了格式之爭的勝利,但多數消費者仍在觀望,而且家用DVD播放器的更新換代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許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的家庭娛樂市場將是高清影碟、標準DVD和數字下載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