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在新舊年度交接之時,本土 中央空調企業主力軍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美的造出了比普通離心機節能20%的中央空調變頻離心機,該產品此前只有美國開利、約克2家廠商可以生產,打破了 大型中央空調核心技術為國際廠商壟斷的局面。2006年,美的中央空調實現內銷20億元,海外銷售2億美金,比上年增長50%,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海爾在 2006年風頭出盡,北京奧運壘球館、國家體育場(鳥巢)等15個項目以及為2008奧運會提供服務的三大機場中央空調工程定單全部“花落”海爾,讓此前 無緣此類重大工程的國產中央空調志氣大長。
本土中央空調已成氣候
□耐住寂寞搞開發
就在上世紀90年代,活躍在國內中央空調市場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外國軍團,美國約克、特靈、麥克維爾及日本大金、日立、三菱等傳統供應商的中央空調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
中央空調是一個完整而復雜的系統,其核心的技術 ———壓縮機生產技術都掌握在美、日企業手中。中國制冷界權威吳元煒教授曾指出:面對國外廠家在中央空調領域的技術壟斷,國內空調廠家必須加強自身的技術 創新與研發,耐住寂寞搞開發。海爾、美的等一批本土企業今天能“冒頭”確實歸功于其在技術研發上下的功夫。當初,為了徹底擺脫原來普通空調在研發、生產、 銷售方面對中央空調的影響,把中央空調做得更標準、更專業,諸多本土企業都成立了專門的中央空調系統,集中人才、精力搞產品開發。隨著在市場打拼的深入, 本土企業對技術和產品的重視度越來越高。
□緊盯工程項目搶占市場份額
美的制冷家電集團總裁方洪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透露, 在2007年的組織調整中將整合美的中央空調研發平臺成立研發中心,按照產品線分別進行研究開發。將根據市場需求遵循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工作 思路,從事產品研發到商品化全程規劃設計。今后,美的中央空調每年新產品銷量將占總銷量的40%左右,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比重接近50%。
技術之外,渠道上摸索、創新也是本土企業漸成氣候 的推動力。此前,國內80%以上的家用中央空調銷量要靠建筑設計院、工程招標等渠道獲得。大金、麥克維爾等品牌之所以能占據國內家用中央空調市場的份 額,其一貫的做法就是緊盯工程項目,只要是大型工程有暖通系統配套的要求,就能做到“無孔不入”。海爾等本土企業很快學會了這一招,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型工 程招標會上,海爾等幾個企業都是常客。
工程渠道之外,直銷的模式也被本土企業嘗試,海爾在許多城市建立了家用中央空調的專賣店,美的則推出“M-HOME體驗中心”,與消費者做直接的溝通。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央空調在中國每年的銷售規模近200億元,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500億元。這給本土中央空調企業提供了足夠的成長空間。“就看大家怎么耍了。”一位業內人士笑著說。
來源:中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