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4日,東莞國美世博店隆重開業。據了解,這家店面是國美電器在東莞的第14家門店;而一些對東莞家電銷售市場較為熟悉的人則都知道,這里也曾經是永樂家電入駐東莞的家門店。國美永樂合并后,永樂家電撤離東莞,其在東莞所剩的兩家門店何去何從的疑云終于塵埃落定——南城店關停、世博店易幟。
就在國美世博店開業的喧鬧聲中,其對面不遠處處也很不平靜——僅僅隔著一條東城中路,蘇寧電器東城中路店促銷的聲音同樣高揚,這家店不久前剛經過一番“3C+”升級。
國美、蘇寧等全國連鎖的入駐,將“狼來了”這種聲音傳達給本土的家電銷售商。而接踵而來的,就是東莞家電格局的劇烈變動:麗聲、飛躍、美新等一批本土賣場紛紛從家電零售市場中退出。
經過2006年時尚收購興華、國美并購永樂等各大家電企業不斷“跑馬圈地”之后,家電連鎖業由原來的“諸侯爭霸”時代變成了三足鼎立時代。那么今年的家電連鎖將出現什么樣的變化?仍然會以價格為主導嗎?家電價格還會不會下降呢?
且聽聽各方專家的見解。
自從國美合并了永樂,家電零售界就流傳著這樣一種聲音:中國的家電零售進入了“雙寡頭”時代。顯然,在國內的家電零售領域,國美、蘇寧兩巨頭對峙的局面已經形成。
而在東莞的家電零售界,我們也應當注意到:時尚電器在東莞表現出的發展勢頭并不遜于國美、蘇寧,而華康電器、順電等一些商家雖然相對比較低調,但是仍然也占據著一定的市場份額。東莞家電零售連鎖中,誰將是下一個永樂?“雙寡頭”或者是“單寡頭”時代會否在某突然降臨?
疑點一:寡頭時代何時降臨?
賣場代表:蘇寧電器 人物:總經理吳朝坤
觀點: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我認為“大魚吃小魚”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目前東莞一些規模較小的賣場,其市場銷售其實并不樂觀,占有的市場份額在不斷萎縮。這主要是由于他們在管理能力、管理力度上的不足。
“寡頭時代”的降臨只是時間問題,但至少在未來的一兩年內還不會,但是規模較小的賣場肯定會有壓力,而且這種壓力會越來越大。
經過一輪整合,現東莞家電市場已經越來越規范,各大商家對東莞市場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家電行業,越競爭越規范。在服務上面跟得上的,就會跟得上市場的需求。而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自身規范不起來,那只能面臨淘汰。進入比服務、比質量階段后,主要就是看哪家更規范,你規范了就可以得到發展。對于目前還在東莞互相對壘的一些競爭對手,我們希望就是大家互相競爭,一起規范這個行業。
廠家代表: 萬和電器
人物:東莞分公司經理宋柳林
觀點:三足鼎立剛剛好
目前東莞三大賣場形成三足鼎立這種狀態應該是比較合理的。目前這三家來說,實力并不懸殊,哪一家想要做到一家獨大都是很困難的。另外,這種態勢對于整個市場的發展也有好處。對消費者而言,可以從價格上獲得更大的實惠。
現在的消費者都喜歡貨比三家,哪一家的貨好,服務好,價格低就選哪一家。而各商家為了爭取消費者,在競爭中站穩腳跟,也就不得不拼命比價格、比服務。而對于廠家來說,多一些賣場就多了一些選擇權,在和商場方談判的時候也就多了一份籌碼。
廠家代表:海爾 人物:東莞區域經理吳剛
觀點:三足鼎立還會持續幾年時間
去年各家電賣場在東莞加速網點布局,而在爭搶市場份額方面卻較為弱勢。今年是他們提升單店質量、爭搶市場份額的一年,因此今年競爭會更激烈。
但我認為還沒到白熾化程度,因為東莞的整個布局還沒完成。按這個勢頭來看,近期內仍會是3家瓜分整個市場份額的狀態。現在也基本維持了這一格局,只是份額多少的問題,這個局面肯定會維持兩年以上。
去年東莞賣場對一些門店進行了調整,一個共同的現象是:往3C靠攏。但從東莞目前的現狀來看,已有數家大型的電腦城、電子市場以及3C產品專賣店等3C的銷售渠道,在完全沒有集中度且價格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家電賣場的3C會有優勢嗎?
疑點二:家電賣場能否成功涉足3C產品
賣場代表:國美電器 人物:總經理余剛
觀點:“一站式購物”就是優勢
3C產品是今年的增長點,增長的空間非常大,增長的速度也非??臁N覀儸F有的許多店都慢慢向3C店靠攏,它肯定是我們今后的發展重點。相對于電腦城來說,它有自己的優勢,它適合專業人士去購買。以前許多消費者為了買到便宜的家電,寧愿上不同的賣場多跑幾趟。而現在大多數消費者則只講究方便、快捷,而我們家電這個平臺,正是強調“一站式”的購物,因為它“全”,讓消費者買家電能一次搞定,這就是優勢所在。
專家代表:東莞移動電話協會
人物:秘書長李智
觀點:家電賣場目前仍需努力
相對于專業手機賣場來說,我對家電賣場關注度要小很多。但是從銷售量看,目前東莞的手機消費者還是習慣到專業的手機賣場去買手機。大型家電賣場所賣的手機一般都是知名品牌的行貨,而且售后服務也相對較好,所以很少會出現消費者投訴的情況,但是他們的銷量相對于專業手機賣場來說少很多,只占手機產品在東莞銷量的一小部分。
疑點三:本土連鎖及超市是否會重新反擊
賣場代表:時尚電器 人物:副總經理劉宇洪
觀點:“規模”是我們的優勢
在鎮區的本土家電商場,由于長期立足于當地市場,所以對當地的消費者的了解以及消費者忠誠度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而我們大型連鎖在規模采購、現代化管理、售后服務體系、物流配送以及專業人才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我們愿意以開放的態度,跟這些家電商場進行優勢整合,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鎮區市場更積極深入地精耕細作,共同做強做大企業,共贏東莞。
此外,家電賣場與超市的家電業務在經營上已經形成差異化,綜合性賣場做家電僅僅是對專業賣場的補充,因為在送貨與安裝服務方面,超市就不一定有專業賣場快。
大型連鎖進入鎮區市場后,雖然一些本土家電賣場倒閉,但仍有不少賣場經營有道,許多廠商紛紛表示在今年將會加大對本土連鎖及超市的投入力度,這一部分力量是否會重新反擊,爭搶更多的市場份額呢?
疑點四:自建渠道在東莞能否行得通?
賣場代表:蘇寧電器 人物:吳朝坤
觀點:廠家永遠離不開大連鎖
廠家自建銷售渠道,對我們來說沒有大的影響。因為這不是普遍現象。廠家也要依托我們連鎖網絡這個展示平臺,他們如果少了這個平臺是不行的。和單一品牌的自營店相比,我們的產品種類多,可供選擇的余地很大。在我們大賣場,消費者可以在不同品牌、多個款式之間進行對比。除非消費者對某個品牌的忠誠度特別高,不然大多數的消費者應該還是傾向到大賣場來。
廠家代表:格蘭仕
人物:東莞銷售公司總經理任波
觀點:并不是“對抗”大連鎖
空調市場現在整體上出現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現象,現在的空調品牌中,很難說某個品牌能“打死”其他品牌。我們現在的步調是雙管齊下、兩條腿走路,并不能說重誰輕誰。自建渠道和大連鎖都是重點,偏離了誰都不行,更無所謂的“對抗”大連鎖。
廠家代表:萬和電器
人物:東莞分公司經理宋柳林
觀點:小家電自建銷售渠道時機不成熟
萬和尚沒有自營店,去年萬和在東莞的銷售總量中,有60%左右是出自國美、蘇寧、時尚三大賣場。此外還有其他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家電連鎖和超市、商場。
目前還沒有在東莞自建銷售渠道的計劃,如果自建銷售渠道,勢必會對其他的銷售渠道造成一定的沖擊。因為小家電產品的利潤越來越小,而自建銷售渠道首先要在物流、庫存、管理等方面付出很大的成本,這并不劃算,而小家電自建銷售渠道的時機還不成熟。
相比以往廠家過分依賴大賣場的形式不同,眾多的廠家在今年的市場上將把更多的力量傾向于自建渠道。這些品牌的做法,是為了從大連鎖手中奪回主動權,還是為了另有他因?這條路在東莞能否行得通?
疑點五:今年家電價格還會持續走低?
賣場代表:國美 人物:總經理余剛
觀點:平板電視價格還會走低
自從我們這些大連鎖進入東莞后,東莞家電平均價格降幅超過了30%,隨著生產的進一步規?;?,一些產品價格會進一步走低,同時不排除競爭需要少量產品戰略性的降價。大多數品牌可能不會再大幅下降,我覺得平板電視價格肯定還會走低。
廠家代表:創維 人物:東莞區經理莊建青
觀點:不拼價格拼技術
去年對于彩電行業來說,價格是降得多的。但我認為,價格已降到了一個較低點,今年不會再像去年那樣降幅很大,“價格戰”將不再是重點,洗牌的力度也會比較小。在低價的基礎上,比拼新技術,將成為2007年彩電業的競爭重點。
廠家代表:格蘭仕
人物:東莞銷售公司經理任波
觀點:價格戰雖存在但降幅很小
隨著原材料的上漲及其他成本的增加,空調價格更多將會回歸理性。在經過近一年的洗牌后,剩下的都是些大品牌,利潤空間已經很小,所以我認為價格戰雖然會存在,但降幅會很小。
疑點六:今年各大家電巨頭有何動作?
賣場代表:國美 人物:總經理余剛
觀點:“提高單店利潤是今年重點”
今年,我們的重心仍然在開店方面,當然提高單店質量也是重中之重。對于城區,我們今年計劃將會再開2家左右。今年在鎮區開店的同時,我們更會注重提升原有店的銷售額這方面。
賣場代表:時尚電器 人物:劉宇洪
觀點:常規店將是今年拓展重點
根據我們2007年的計劃,預計在發達的鎮區開設3家大型門店,對于一些家電市場容量在8000萬以下的鎮區,我們會有比較大的拓展計劃,將開設10家常規門店。
根據當地的顧客需求和消費習慣,這些門店面積一般在2000平方米左右,我們稱為“常規店”。
賣場代表:蘇寧電器 人物:吳朝坤
觀點:“今年將是比效益、比服務的時期”
到現在,我們在市區的網絡布局基本上完畢。東莞市區有四個區,我們已經在三個區都有了店。下一步我們還會在市區開一家大的旗艦店。各賣場剛開始是比開店,到明年就不是比開店了,而是比效益、比服務了。
我們計劃在虎門再開一家店,其經營面積可能比我們現有的虎門店還要大。在常平,我們的新店已經在緊張的籌備之中。我們在鎮區新開的店也會以中心店、旗艦店為主,而不會考慮開小型社區店。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