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成為市場熱點是近兩年的事情,無論是在北美和歐洲,隨著汽車對交通的壓力越來越大,汽車電子,尤其是汽車導航系統成為很有前途的市場之一。
在兩年前,進入這一市場的企業只有3家(包含軟件與硬件),但現在,有一定知名度的軟件公司就已經達到10家左右。而在硬件終端上,包括華碩、惠普、多普達等在內的PDA及智能手機廠商,突出奇兵,直接為用戶提供集成了諸如移動計算、通信等功能的手持式GPS設備,讓汽車導航系統市場的格局驟變。
市場進入導入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測顯示,中國汽車保有量將在2005年達到3356萬輛,2010年達到5669萬輛,2020年達到13103萬輛,容量巨大并發展迅速,但與此而帶來的交通問題卻不可回避。除了機動車保有量增多之外,低效率的交通、道路資源運用不合理等因素,更加劇了這種狀況。據英國有關方面統計,英國人駕駛車輛在道上平均行駛的路程大約為每年19萬公里,而其中有30%的數字累積是走錯了路。
為解決這些矛盾,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外發達地區已經廣泛使用基于導航的“智能交通系統”來管理現有的交通道路。然而在我國,車輛導航尚處于市場導入期。
汽車行業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的車輛導航產業。在不久前舉行的上海國際導航產業化與科技發展論壇上,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測地導航研究所所長、美國導航學會歐洲會員岡特·沃爾夫岡·海因大膽預測:“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將成為全球衛星導航市場的龍頭老大。” 而據日本的研究機構較為保守的預測,到2007年,車載產值至少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而個人導航的市場則更為廣闊。
導航能給汽車產業帶來什么呢?華碩PDA總代神州數碼消費電子產品事業部產品總監王迪鵬告訴記者,它首要的優勢就在于優化交通效率。
“比如說,你要準備到某個酒店、或者旅游景點,如果對道路不熟悉,尋路問路也很不方便,就會耽誤很多時間,走不少冤枉路。對于一個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很多人加起來,還有交通頻繁的物流、工商城管、倉儲、快遞等,積累下來的低效率交通浪費,就會很驚人。而普及GPS導航后,帶來的是更智能、更科學、更高效的交通管理體系,緩解部分交通壓力。”王迪鵬談到。
其次,衛星導航再結合更新及時的電子地圖,可以讓司機能夠及時把握道路變化情況,避免憑經驗走的錯誤路線。隨著近年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地圖頻繁變化給司機帶來不變。如果采用個人導航終端,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電子地圖永遠是的、準確的,然后幫助司機設計出、或快、或經濟的行駛路線。
此外,智能導航還會通過語音播報功能,告訴司機下一個轉彎路口、立交橋、禁轉方向等,減少了交通違規的機率,緩解擁堵狀況。這些功能,在沒有導航軟件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GPS PDA與車載GPS難分高下
目前,導航系統中應用被看好的就是GPS導航系統。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早是美軍20世紀70年代初在“子午儀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上發展而起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與航天)、全天候性優勢的導航定位、定時、測速系統。GPS由三大子系統構成:空間衛星系統、地面監控系統、用戶接收系統。目前,在民用工程中,它主要應用在道路工程、汽車導航、傳送精確時鐘和頻率等方面。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GPS導航的市場潛力還遠遠沒有釋放出來。就車載導航而言,截止到2005年年底,中國擁有車載導航設備的車輛不足10萬輛,相對于3000萬輛的汽車總數來說,普及率非常低,不到1%。而日本的汽車車載導航安裝率高達59%,歐美約占25%。同時,在北美、歐洲、日本等地,汽車導航銷售額雄居各類GPS市場之首,而我國之GPS導航的發展則遠遠落后于GPS控制、定位、跟蹤方面的應用,尚處于導入期。
面對如此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各廠商紛紛推出各類導航產品,其中主要是車載GPS和手持GPS設備,市場對這兩種市場的判斷還在觀察期。
目前市場上的車載GPS導航設備價格大部分在萬元以上,還有廠商將車載DVD集成了GPS 功能,將娛樂和導航功能融為一體,但是,車載導航的缺點顯而易見,首先地圖信息更新很不方便,此外無法拆卸,功能定位較單一,對用戶來說,投入并不算小。“而且,其價格偏高的缺點現在還無法解決。”優果科技公司的工程師認為,這個問題無法回避。
到2008年,僅在中國,汽車導航電子地圖的市場規模將高達大約50億元。
而在手持導航系統方面,盡管很多廠商宣揚自己具備此功能,但以此為賣點卻很少。華碩可能是其中動靜較大的一個了。針對汽車導航市場,華碩推出了帶GPS功能的領航家,其主要賣點就是汽車導航。華碩稱“領航家”均預裝了電子地圖,它除了提供大比例的城市地圖外,還擁有詳實全面的單雙向、禁轉方向、立交橋,高速路等各種交通道路信息,導航器在設定路線時,會自動遵照交通規則,避免違章,但是,無論是車載GPS,還是手持 PDA只是汽車導航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代表個人汽車導航的發展路徑。
個人導航圈地在即
中國國家遙感中心主任景貴飛博士曾表示,目前在中國,衛星導航技術正處于從“昂貴消費”到“組織應用”的階段,而未來幾年,衛星定位技術將會在中國得以快速發展,到2010年中國普通民眾將會充分感受到這項技術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日本一家研究機構認為,隨著中國移動運營商的強力推動,個人導航即手持GPS導航的發展速度,如同手機一樣可能在兩至三年內大大超過其他國家。在國內廠商中,神州數碼是吆喝手持GPS導航系統產品賣勁的一個,王認為在目前的中國市場,價格適中、功能針對性強而不濫的手持GPS導航設備是有競爭力的,但是,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手持導航設備市場很大,但其在應用上的關鍵性卻在于軟件。目前,在車載導航系統中,國內廠商中能夠提供軟件的主要是上海暢想、四維圖新和高德軟件。而在手持導航設備中,軟件供應者以靈圖軟件名聲為響亮,華碩領航家即采用其。
“PDA目前也是一個高度產業化和專業分工化的市場,主流的PDA其實差不多。”分析人士認為,而對于以GPS導航系統為噱頭的PDA銷售上來說,軟件本身的穩定性和功能強大卻是競爭力所在。
目前,在PDA廠商中,不僅是華碩看好將GPS功能與PDA融合,還包括了神達、多普達等傳統智能手機廠商,目前,神達主推的產品為包括了Mio 169和Mio 269,而華碩在大陸推出的則是內置GPS 導航功能的領航家A632/A636。而多普達雖然沒有大肆張揚,但是其產品卻也已支持導航系統軟件。
跟車載導航系統相比,手持導航設備目前的應用性顯然要勝出一籌。而且,其在價格上的優勢十分明顯,華碩領航家的售價在4000元上下,而一個PDA手機的售價也與此相當。但是,目前已經進入此市場的廠商動作都已經加快了動作。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合作。而上海暢想則在2005年2月份與歐洲的電子地圖提供商奧特拉斯成立了合資公司,除向汽車廠商銷售導航電子地圖以外,還面向手持導航終端制造商。跟遙遙無期的車載導航市場相比,手持導航設備市場已經提前開始了圈地運動。
導航儀前景廣闊手持導航設備輪圈地
更新時間: 2006-01-22 10:15:3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