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行政總處副總 趙森林奇美:LCM液晶模組生產線移師寧波
在臺灣液晶產業與半導體產業共稱為“兩兆雙星”,截止到2005 年,全球主要LCD生產供應商全部在中國內地展開后工序生產業務。而奇美在寧波設立LCM液晶模組生產線則是在中國內地開辟的又一個國際化液晶產業基地,同時也將是奇美未來在祖國大陸的總部基地。
從奇美落戶寧波發展到現在來看,可以證明在浙江發展液晶產業是正確選擇。浙江很重視扶植IT產業發展,奇美進入后填補了浙江IT 產業的空白。同時,寧波擁有全國第三大集裝箱碼頭北侖港,對于海運進出口以及物流的效率和物流的成本會好過蘇州;寧波同時也擁有空港資源,良好的空港資源優勢也能夠保證客戶往來的方便性。
奇美在寧波的生產基地于2005年1月開始破土動工,A棟廠房7.3 萬平方米于2005年11月底落成,目前正在加緊建設第二座廠房,規劃面積21萬平方米,預計2006年8月份落成。初期投資2.7億美元,下半年將追加到5.4億美元,預計到明年6月將有17500名員工。目前已有廠房與正在興建的廠房總面積達28.3萬平方米,設計產能為400 萬片/月,年產能達到4800萬片。全部建設完成后,估計總產能應該會超過5000萬片。
在生產配套方面,寧波物流的效率和成本要好于江蘇,因為江蘇大部分集裝箱運輸需要通過上海完成,運輸成本高昂;同時由于江蘇正在擴建陸路交通,路流效率也比較低。但是寧波初期成本會比較高,因為江蘇已經形成產業集群,上下游產業鏈環節比較完善,而寧波則沒有這方面的優勢。
奇美在寧波發展主要的是采用“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與奇美配套的幾家生產廠商正在加緊動工,預計到今年底明年初左右其他廠商就能夠實現就近供應,到時候奇美就可以完全在寧波實現本地化供應采購配套。與落戶在江蘇相比,奇美在寧波初期必須花時間培養本地供應商,這是與江蘇相比稍弱之處。目前奇美的配套供應商多數開始從蘇州遷移到寧波,在配套廠商建設生產線的時候,大部分在保稅區開始設立物流倉庫。
目前奇美寧波配套體系建立主要依靠兩方面:一是一直以來已經與奇美合作并在中國內地設有生產線的企業,寧波奇美可以直接采用就近采購的方式;另一方面奇美也在與我國臺灣與奇美做配套的企業進行洽談,尋找希望進入中國內地開拓市場的合作伙伴。
對于供應商的選擇奇美并沒有限制,關鍵是品質和成本能夠符合奇美的供應要求即可。對于供應商來說,其產能擴張能力能否跟得上奇美擴展速度也是非常關鍵的問題。除了LCD驅動芯片等一些中國內地沒有供應的零部件之外,其他部件中國內地企業都有機會,如PCB、塑殼、鐵件、電源線以及模具廠等需要進行本地化配套,液晶面板產業的配套對于精度要求非常高。
寧波奇美建立后,在國內與下游OEM廠商合作更加緊密,在奇美生產線旁邊,唯冠集團的?銳電子業已開始設立生產線。
近來奇美新建TFT-LCD5代、6代、7.5代、8代生產線各一條。其中7.5代線于去年下半年建立,8代生產線為近期建設的新生產線,后續的生產線都沒有建立LCM模組廠配套,這一部分的配套生產勢必需要在寧波奇美完成。在未來奇美的規劃中,LCM模組不會在我國臺灣繼續建立新的生產線,終可能會將全部后端模組生產線全部遷移到我國內地,完全由內地廠進行后端生產。寧波將作為奇美在祖國大陸的總部基地。
對中國內地而言,成本、人工等方面的優勢非常適合液晶產業發展。液晶產業屬高資本密集、高技術密集的產業,前端生產工藝基本是高技術密集為主,以自動化、機械手為主;而后端生產偏向高應用型產業,液晶面板與驅動芯片、背光板之間需要一片一片進行手工組裝,屬于高人工密集產業。
人力資源成為限制快速生產發展的重要瓶頸,目前奇美在中國內地沒有能夠找到有液晶生產管理經驗的管理人才。在管理人才缺乏的情況下,奇美只能采用“人海戰術”,集中由臺灣派遣管理團隊。目前,臺灣管理人員約200人左右。估計在2006年底到2007年初,逐步培養的內地管理員工會初步見效。 晟銘電子(寧波)有限公司廠長 陳志成晟銘:液晶電視主要與奇美配套
晟銘電子在20世紀70年代以模具制造起家,1984年開始從事PC 機殼的生產,1997年和2000年開始在東莞和寧波設立生產工廠。2003 年晟銘開始將重點轉移到液晶周邊以及消費電子,實現晟銘的重要轉變。在寧波工廠總投資1.5億元,實質到位資金6500萬美元。
晟銘生產液晶電視每個月1.5萬臺,PC和筆記本電腦組裝數量各1 萬臺/月。在奇美進入寧波設廠之后,晟銘的生產重心將進一步調整,將重點以液晶顯示器生產為主。寧波本地液晶產業發展將是以奇美為龍頭,液晶電視生產量暫時還沒有形成規模,主要以液晶顯示器為主。在奇美進入大批量生產之后,晟銘生產線可以實現流水線式的線上燒機檢驗、裝配工作,可預期的生產產量相當可觀。
對于寧波本地發展液晶產業配套而言,寧波周邊配套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從全國產業發展格局上來看,中國內地的液晶面板產業發展有些失衡,在上海、蘇州等地過于集中,發展液晶產業前端生產如果跟不上,則一切都將是鏡花水月,所以我國內地應該在液晶面板前端產業發展上進一步加強,沒有面板產業支持很難形成核心競爭力。應該重點扶持如奇美等液晶面板龍頭,將前端工序轉移到中國內地進行生產。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如何將產業格局調配好,中國政府引導起著決定性作用。
液晶電視目前主要是和奇美進行配套生產,集中在32英寸以下規格。由于寧波奇美的重點可能不會集中在大尺寸液晶電視領域,總產量不會提高,預計生產量10萬臺左右,奇美大尺寸液晶電視可能會落戶珠江三角洲進行生產。
晟銘將根據奇美生產狀況進行生產調配,在晟銘廠房內已經預留一條生產線,可以在液晶電視、顯示器之間轉化。總體來看奇美總體產能會達到40萬片,終端產能分配可能會是顯示器生產產量30萬臺,液晶電視產能10萬臺。
目前,中國產業發展局面正在發生變化,在這場轉變中如果我國政府引導好,中國將會成就更多的聯想型企業,更多品牌將成為主導市場發展的決定力量。 中緯積體電路(寧波)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明憲中緯:擴展LCD驅動芯片客戶
中緯公司于2002年在寧波注冊成立,投資金額為1.33億美元,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中緯一廠目前產能能力為4萬片。2004年中緯與全球晶圓代工廠臺積電簽訂產能合作協議,中緯作為臺積電在祖國大陸的外包生產廠,2005年下半年開始間接為奇美進行配套。
預計2006年下半年LCD驅動芯片會有所短缺,未來5年我國內地電源管理和LCD驅動芯片將成為發展快的領域。目前國內IC設計公司在LCD驅動芯片方面的設計能力不足,從設計公司數量上來看,北京一家、上海與深圳各兩家,這5家設計和生產企業與臺灣聯詠、奇景以及香港晶門尚難形成競爭關系。從產品上來說,國內IC設計公司能夠將LCD產品開發成熟尚需1年~2年左右。今年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產能上來看,包括臺灣晶圓代工廠在內LCD驅動芯片的產能都已經飽和,若今年下半年再持續升溫,產能可以供應不足,這樣火熱的發展局面為國內IC設計公司和晶圓廠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全球約有40萬片左右的6英寸生產線產能,而6英寸廠在特定工藝、特定產品上都頗具優勢,如可適應電源管理芯片和LCD驅動芯片生產需求特性,同時6英寸生產線在工藝和生產效率上也具有優勢,這將是未來中小尺寸發展的重點。
中緯可以說是結合半導體產業與液晶產業兩方面優勢的廠商,2005 年通過奇美LCD驅動芯片供應商的奇景與奇美和中華映管結緣,為兩家生產液晶面板所需的驅動芯片。目前,中緯LCD驅動芯片的生產量約占現有產能一半左右。
中緯擅長高壓工藝,適合電源管理芯片和LCD驅動芯片方面的生產。除與奇景合作之外,目前還有一家LCD驅動芯片廠商正在洽談,這將是中緯在液晶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中緯能夠有效配合奇美就地采購,從交貨期、價格、策略伙伴等多方面考慮,對中緯和奇美的發展都非常有利。
中緯周圍已經形成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鏈,從IC設計的凹凸公司等到封裝測試的一洋,以及半導體材料的海納和立立電子,在寧波保稅區內即可基本完成本地化配套的工作。而以中緯為核心的半導體產業鏈也已緊密地與液晶產業進行配套生產,形成更大范圍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環境。
中緯目前主要生產高壓和LCD生產芯片,與奇景、凹凸等IC設計公司進行配套合作。中緯的生產優勢集中在電源管理和LCD驅動電路,而本地化生產供應則是方便液晶模組廠本地化采購、節約成本的便利條件。另外,寧波周邊也有眾多LED、背光模組等方面的生產廠商,中緯與他們合作為LCD模組提供半導體解決方案。
寧波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和液晶產業還有兩個瓶頸需要解決:一是測試和金凸塊需要其他地區進行配套解決;另外一個則是缺少上游液晶面板廠商。深圳、上海、北京、山東、昆山等都已經有液晶面板產業落戶,寧波發展這一方面產業也需要考慮上游配套問題。上游面板廠商進入可使產業環節完整,同時能夠帶動產能快速增長。
中緯2005年季度正式量產,到2005年第二季度中國內地客戶已經超過中國臺灣客戶量,而且中國內地客戶產量增長速度非常快。 2006年將是中國內地半導體產業的轉折年,過去內地晶圓代工廠產能多、客戶少的局面將改變,國內IC設計公司將會快速量產。預計內地會增加三家客戶,上海、深圳、北京各一家,月產能每家都將超過 1000片。 寧波佳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顏宏川佳興:專攻35英寸-4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
寧波佳興進入寧波保稅區時間較早,2001年以1500萬美元的初期投入投資內存條的生產工作,除進口晶圓片之外,佳興包攬全部生產環節,生產自有品牌的內存產品。而初期投入之后,佳興緊接著再次投入1500萬美元用于擴大生產。2002年佳興看到液晶產業發展機會,開始關注這一新興產業。2003年開始出現30英寸以上液晶產品以后,液晶產業走向成熟,佳興開始大幅度投入液晶產業。
佳興去年營業額達5.8億元,而今年則預計將達到1億美元的營業額,其中包括液晶電視從20英寸~42英寸各種規格的產品生產,以及內存條產品。佳興剛剛接到美洲3000萬美元訂單,專攻35英寸~42英寸市場,主要考慮維護成本等方面的問題。對于非本地化的供應體系,因客戶維護比較困難,故佳興采用ODM的方式供應。
對于佳興的本地化采購,液晶產業主要材料來自于面板,這一部分難以做到在中國內地實現本地化供應。由于佳興主要生產液晶電視為主,對于屏幕質量、尺寸等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主要供應商以奇美為主。而目前中國內地的面板主要供應商如京東方、上廣電等在小尺寸面板市場比較具有競爭力,故液晶電視大尺寸面板完全依賴進口。
液晶電視中另一重要環節就是視頻芯片組。目前主要為臺灣廠商提供,包括奇景、聯發科、晨興等,另一部分也是依靠進口采購。
但是隨著光電產業供應鏈逐步在寧波形成,以奇美為龍頭的未來光電產業基地將會在寧波形成。液晶產業在中國內地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面板產業向中國內地遷移的速度會非常快。國內彩電市場中,液晶電視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關鍵在于所用面板品質問題!低價電視基本采用低解析度的面板生產,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清電視,加上偷工減料等原因,造成國內液晶電視市場發展相對滯后。
預計2007年中國液晶產業會有比較大的提升。配合2008年奧運會中國將會推行數字家庭概念機,目標市場以新興建設的大型酒店為主。更多的應用如多功能一體機、醫療領域控制播放的顯示器等,在新興市場中PDP再難有更多的機會。
而對于PDP與液晶電視而言,可以清晰看到液晶電視取代PDP的脈絡。從價格上而言,原本PDP價格在5萬元以上,這是認為在液晶電視大尺寸市場無法快速啟動,故而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賺取相應利潤,但是從生產廠商支持率來看,全球也不過三家還在從事PDP生產而已;技術上而言,PDP由于在短距離內進行電離子沖擊,所以會形成殘影,同時其衰退速度非常快。而目前液晶電視的燈管使用壽命約5萬小時,大概使用時間為30年,這已經遠遠超過PDP的市場。
中國內地市場對于佳興而言難以開拓,主要是中國內地渠道商要求較苛刻,而液晶電視將價格壓低不僅需要廠商降低價格,也需要經銷商作出一些讓步。
目前,中國內地大型家電連鎖賣場進場費需要200萬元,同時需要交付100萬元贊助費,而且需要將每次銷售收入的25%利潤作為分成,因此佳興自主品牌的產品在華北地區的家電賣場難以進入。 寧波?N銳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斯鵬?N銳:擴大內地液晶電視/顯示器產能
唯冠集團是國際顯示器件龍頭企業之一,從1998年已經開始在臺灣做顯示器生產,2001年為聯想生產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件的特性使得其應用非常廣泛并創造出更多新的應用領域、預計平板電視今年將達到4000萬臺,2008年左右將達到1億臺。故唯冠集團在寧波設立?銳電子,集中發展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產業。
因為名列全球第四的液晶面板廠奇美選擇在寧波建立后端生產線,也是由于奇美的原故,大部分液晶產業鏈廠商聚在寧波,在短時間內產生了產業聚集效應。?N銳也是奇美的OEM配套廠商之一。
目前,部分寧波奇美生產的自有品牌液晶顯示器是在與之相鄰的?N銳生產線中完工的。由于?N銳的出現,奇美直接省略烤機的過程,一并由?N銳完成。對于?N銳而言,這不過是將其原本2個小時的烤機時間延長為4個小時而已,但是可以幫助奇美減少建設老化試驗室的開支。
?N銳為奇美進行本地化配套不僅僅是將這一部分回饋給奇美,在整個物流鏈體系中,?N銳也大量幫助奇美導入唯冠的供應體系,以便減少奇美本地采購的成本,縮短采購所需時間。對于?N銳而言,進行寧波配套供應商選擇的原則是以原來在長三角地區已有的供應商為主,這主要是考慮導入比較容易。而選擇新的供應商則需要考慮其在行業內存在時間、原本供應狀況等等,開拓新供應商風險比較大。
?N銳上游供應商不僅只奇美一家,還包括上廣電等在內。由于上廣電在15英寸、17英寸液晶面板方面具有優勢,特別是15英寸屏競爭力,?N銳將上廣電列入供應商體系能夠有效保證在面板產能吃緊時依然能夠保證產能。目前?N銳只采購上廣電的LCM,其他部件依然采用原有體系。
在寧波?N銳廠房規劃中,除裝配生產線之外,大部分產房用地是為了組建其他零部件生產線,其中包括背光模組廠的建設以及12條SMT 生產線。同時,?N銳還自主設計AD板,而機殼方面則將采用自己建設塑膠廠的方式完成,由此可以降低20%左右的成本。外部的鐵件也采用蘇州原有供應商,就連用來做包裝的泡沫,未來也將建設自己的生產線。可以說,?N銳在寧波包括主板、電源板、塑膠、噴漆等完全能夠實現自身供給。
目前?N銳還在臨時廠房中進行生產,已經有一條生產線投產,正在建設的生產線兩條。新廠房完工后,共有12條生產線,其中8條顯示器生產線,4條液晶電視生產線。電視機月產30萬臺,顯示器月產 100萬臺,預計2007年底實現,總投資額大概3000萬美元。在生產產能中,為奇美代工將占生產總量的50%,其余為自有品牌或其他品牌代工。
從銷售途徑來看,由于顯示器行銷是全球性的,故大部分?N銳液晶顯示器為出口產品,并享有顯示器關稅為零的政策,但在20英寸以上顯示器也需要交付關稅。而電視一般采用套件出貨,在當地設置組裝工廠進行組裝。
奇美引發臺灣廠商連鎖西進
更新時間: 2006-06-13 19:11:4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