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簡稱“甬”,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南臨三門灣,與臺州相連。寧波是“長三角”南翼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沿海對外開放城市和對外貿易口岸。寧波現代化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已具雛形,成為“長三角”南翼交通樞紐和輻射“長三角”及華東地區完善的物流網絡中心。憑借便捷的交通環境,為寧波電子信息產業取得迅猛發展奠定物質基礎,而寧波的電子產業投資環境和服務環境,也為寧波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軟環境提供了有力保證。
打造實力城市 構建產業發展硬環境
寧波是一個具有強勁增長勢頭的城市。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446.40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6.50 億元,同比增長16.4%,其中中央財政收入254.12億元,增長15.0%,地方財政收入突破200億元大關,達212.38億元,增長18.0%。在國家統計局2005年底公布的中國城市綜合實力百強榜中,寧波市位居第18位,其中經濟指標綜合測評居第8位。據中國社科院《2005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的評估分析,寧波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居中國內地城市第6位。
“十五”期間,寧波市信息產業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信息產業增加值以年均17%的速度遞增。2005年全市信息產業增加值達到175.4 億元。全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企業有2000多家,2005年度實現銷售收入650億元;全市軟件企業達到487家,2005年度軟件產業業務收入 22億元;2005年寧波市信息服務業總收入達87.5億元。全市信息產業已有上市公司5家,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2家,全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6家。
寧波的可用土地面積并不大,在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中揚長避短,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努力打造“特色園區”。目前,寧波市共有國家、省、市級信息產業園8個,其中寧波保稅區被信息產業部批準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園,市科技園區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寧波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市信息產業基地,寧波國際軟件園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出口試驗園。寧波保稅區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的功能政策優勢,建成以集成電路、信息家電、計算機等三大特色高科技產業為支撐的區域性電子信息核心產業區,現已成為臺資IT企業的主要集聚區。此外,一批大企業為主體的信息產業園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較快,如波導工業園、奧克斯數字家電園逐步實現了相關產業的集聚。
寧波擁有舉世矚目的東方大港寧波港,寧波港是目前中國能接卸30萬噸級散貨船的港口。2005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7億噸,穩居內地沿海港口第二位,跨入世界港口第四位。寧波擁有滬杭甬高速、甬臺溫高速、329國道和蕭甬鐵路復線,寧波櫟社機場已開通了30多條國內外航線。1至3小時交通圈內,建有寧波、杭州、蕭山、上海虹橋和上海浦東五大國際機場。寧波目前在建的交通項目有世界長的跨海大橋、寧波至舟山陸島大橋工程、寧波繞城高速等一批重點工程。
加強自主創新 完善信息體系軟平臺
按照“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由大到強轉變”總體思路,寧波市將加快建設技術創新體系,引進和培育新興行業,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園區建設和產業集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國際化戰略,努力實現信息產業跨越式發展。
到2010年,寧波將根據充分體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要求,形成數字音視頻、新一代移動通信、軟件與集成電路、信息服務等行業為主要特色,相關產業得到協調發展的信息產業群。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2%,達到2000億元,信息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達到435億元,占當年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其中電子產品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電子產品制造業增加值達到250億元,軟件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信息服務業業務收入達到230億元。寧波信息產業在全市經濟、長三角以及全國信息產業中占據更加突出的位置。
信息產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已初具規模,成立了中科寧波集成電路設計服務中心、智能家電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成了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2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20個。
信息產業具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移動通信終端產品研發達到了國內水平;釹鐵硼生產制造技術已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集成電路產品達到了較高技術水平;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的LR6數碼王電池和生產線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寧波中科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研發的“鳳芯2號” 芯片的正式發布有力地推動了國產編解碼標準的產業化。
增強服務意識 政府全心服務
寧波積極研究、制定和完善與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需要相適應的產業政策、投融資政策、吸引和激勵人才政策以及其他有關政策。近年來,寧波落實信息產業項目審批和稅收優惠政策,設立了軟件產業專項發展資金,出臺了鼓勵軟件出口的有關政策,加大對信息化建設重點工程項目扶持力度,重點支持關鍵信息技術和產品的研發項目,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健全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不斷優化信息產業企業發展的服務環境,推動了信息產業向集聚化、規模化、創新化發展。
與國際接軌的公共行政管理體制日臻完善。寧波已經具備與國際接軌的法律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已實現了政府由直接管理型向間接管理和服務型轉變。從1999年7月起,寧波在浙江省率先進行了兩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通過連續兩輪的簡政放權,使所有保留的審批事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60%以上。寧波市網上行政服務中心已經啟動建設,將逐步實現寧波市行政許可和審批項目的網上審批。
在政府強化職能的同時,寧波人才培養和人才服務工作也行之有效。寧波市有高校13所,自然科學研究機構170余所,周邊有浙江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2005年寧波市人才資源總量已達50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5萬人,擁有職稱人員達1.8萬人,建成25個碩士點和若干個博士點,形成了本地碩士、博士培養體系。
剛柔并舉 坐港擁海看寧波
更新時間: 2006-06-13 19:11:4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