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重工在日前召開的“2006年國際汽車電池與超級電容討論會(AABC 2006)”上,就該公司提出的混合動力車蓄電技術“鋰離子電容器(LIC)”發表了演講。
LIC是通過對電極結構及構成進行改進,作為同時具備鋰離子充電電池和電雙層電容器雙重特性的電池實現的。不僅可得到與電雙層電容器相媲美的大電流輸出,同時還可像鋰離子充電電池那樣確保較高的能量密度。假如應用于混合動力車,有望實現更低的油耗。據稱現已向包括汽車廠商在內的多家企業提供了樣品,富士重工表示:“樣品評價非常高,廠商的反應特別好”。
富士重工準備將LIC技術授權為電容器等廠商,進行委托生產。基本方針是通過讓眾多汽車廠商使用這種電容器,增加供貨量,實現價格削減。目前正在致力于擴大支持該技術的廠家范圍。
該公司報告在此次會議說,充放電周期壽命已經得到延長,實現了高容量的電容器設計。比如,外形尺寸為135×103×10mm,重246g的電容器,容量達到了4400F(2400mAh)。從其能量密度來說,單位重量為30Wh/kg,單位體積為52Wh/l,大大超過了原有的電雙層電容器。
LIC是通過對電極結構及構成進行改進,作為同時具備鋰離子充電電池和電雙層電容器雙重特性的電池實現的。不僅可得到與電雙層電容器相媲美的大電流輸出,同時還可像鋰離子充電電池那樣確保較高的能量密度。假如應用于混合動力車,有望實現更低的油耗。據稱現已向包括汽車廠商在內的多家企業提供了樣品,富士重工表示:“樣品評價非常高,廠商的反應特別好”。
富士重工準備將LIC技術授權為電容器等廠商,進行委托生產。基本方針是通過讓眾多汽車廠商使用這種電容器,增加供貨量,實現價格削減。目前正在致力于擴大支持該技術的廠家范圍。
該公司報告在此次會議說,充放電周期壽命已經得到延長,實現了高容量的電容器設計。比如,外形尺寸為135×103×10mm,重246g的電容器,容量達到了4400F(2400mAh)。從其能量密度來說,單位重量為30Wh/kg,單位體積為52Wh/l,大大超過了原有的電雙層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