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移動運營商的老大,沃達豐款獨立品牌的手機將于今年9月份在21個國家和地區上柜銷售,而以往沃達豐與諾基亞、三星等廠商合作定制的3G手機統統都是以聯合品牌的面目出現。這次讓沃達豐打破“慣例”的是被國外認為不是“乖孩子”的中國華為。
目前,雖然仍存在著“3G無用論”和“3G浪費論”的說法,但中國3G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刻。過去講起3G瓶頸,很多人都會把落后于系統設備的3G終端看作是產業不成熟的一面,而現在3G終端的數量和成熟度已經有了很大進步:根據UMTS論壇的數據,全球WCDMA用戶數已突破5000萬;到2006年4月,市場上有1130款商用CDMA2000終端,包括217種CDMA 1xEV-DO終端。一些致力于3G終端的中國廠商正上演著“墻內開花墻外香”的一幕幕。
海外運營商中國選秀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今年6月份,法國電信旗下無線服務子公司Orange將在北京設立辦事處,目前正處于籌備階段,“湊”進中國的目的就是要加強與中國通信設備商的合作。有電信專家表示,國外電信運營商“遠赴”中國目的很明顯,中國3G終端廠商在產品開發上的成本優勢,使其比采購諾基亞、三星等國際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大很多。
無獨有偶,在法國電信之外,在全球處地位的運營商已經頻繁地向中國的3G終端廠商拋出橄欖枝。2006年2月15日,全球的移動運營商沃達豐發表聲明稱,從2006年9月開始,將向21個國家的消費者,提供由華為為沃達豐定制的沃達豐特有品牌的WCDMA手機。據英國媒體報道,華為與沃達豐的手機采購協議長達5年。而之前國外運營商采購中國3G終端也已是公開的秘密。
華為與沃達豐的牽手意味著,通信領域的中國力量正在突破過去的“亞非拉”,直搗歐美市場等電信腹地。華為無線終端營銷工程部營銷總監李承軍對記者表示,沃達豐現在與華為間的“往來”非常密切,每個月都會有人到深圳,而且,從去年底開始,僅華為終端產品部就有大約30人的開發團隊常駐歐洲直接服務于沃達豐。顯然,華為拿下沃達豐5年的全球3G終端采購訂單可以看作是轉攻歐美市場的一塊試金石。而之前,和黃、西班牙TME、SFR(沃達豐在法國的合資公司)、香港PCCW、臺灣的運營商中華電信等電信運營商已經早于沃達豐與華為展開了在3G終端采購方面的合作。從去年開始,海外運營商3G手機定制的中國選秀賽逐步拉開序幕。
3G終端的中國優勢
那么,海外運營商緣何如此青睞國內3G終端呢?目前,在海外市場,“終端定制”已成為運營商領跑3G時代的重要籌碼,特別是在過去,3G終端數量上的多寡直接影響著3G業務的開展效果。對運營商來說,如何通過“終端定制”,在終端環節上降低采購成本,是其極為看重的。而正是這一點,讓來自中國的3G終端進入海外運營商采購的視線之內。
華為的李承軍向記者透露,與沃達豐在終端領域的合作中,華為采取了一種大膽的“品牌隱身”戰略,“沃達豐與其他手機廠商合作,如諾基亞、索愛等,都是打聯合品牌,沃達豐需要支付額外的品牌費用給手機廠商,這些費用終會體現在手機的零售價格上,導致手機價格過高。華為與沃達豐的合作,是沃達豐嘗試以運營商的獨立品牌形象視人,可以把巨額的品牌推廣費用節省下來,全面降低沃達豐的采購成本,從而降低手機的零售價格,更有利于沃達豐發展3G用戶。”“這種合作模式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華為至少五年之內為沃達豐提供其自有品牌的無線終端。”
中國的3G手機廠商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不夠高,這種弱勢恰好是“以小搏大”的優勢。海外運營商除了考慮采購成本外,像諾基亞、三星、索愛等知名的3G終端品牌,由于都處于強勢地位,雙方在談判時就不容易談攏,而運營商更傾向于培養自己的品牌,這給中國的華為、中興等3G終端廠商留下了機會。易觀國際分析師謝必強表示,3G終端將成為華為的重要突破口,特別是由設備商向3G終端領域滲透,華為將由此全面升級“走出去”模式。
設備商的近水樓臺
盡管對于國內3G手機廠商的前景,大多數人都持悲觀態度,但那只是針對單純的手機廠商而言,相反,華為等設備廠商由于與運營商在核心網、無線網系統設備上的珠聯璧合,使其在3G終端供應上有著天然的優勢。賽諾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隨著運營商系統設備與終端捆綁采購模式的盛行,通信設備提供商遠遠比單純的3G終端廠商勝出的幾率高。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3G時代數據為王,從提高運營商ARPU值的角度出發,設備商能幫助運營商開發新的數據業務,而這是單純的3G終端手機廠商所不具備的。李承軍對記者表示,利用和全球同步的3G研發優勢,走“軟硬兼施”的道路,提供差異化的業務定制方案。比如,在手機電視業務方面,華為專門為運營商開發出一套手機電視業務解決方案——小區多媒體業務解決方案(CMB)。與其他手機電視技術相比,CMB可以小以小區為單位提供不同的多媒體業務頻道,還具有高質量、低成本的優勢。目前該套方案已被PCCW采用,內置在華為3G手機里,成為其拓展香港3G市場的主力軍。無獨有偶,華為根據歐洲人的生活習慣,專門為法國SFR運營商的手機用戶開發了一項有趣的明信片功能。通過在華為U526雙模手機里面內置明信片功能,用戶可以制作獨具個性的“手機明信片”,通過多媒體信息發送到SFR的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將它打印出來,寄給遠方的朋友。而這些都是設備商在3G研發上的向終端方向的進一步延伸。
可見,在3G終端領域,中國力量正在崛起。沃達豐、和黃、SFR、PCCW、TME、中華電信等全球運營商都將砝碼放到了中國廠商一邊,這勢必將引發海外運營商的效仿潮,越來越多的運營商會更傾向于采購來自中國的3G終端手機。有數據顯示,華為3G數據卡已成為沃達豐全球第二大數據卡供應商,在香港,PCCW定制的華為U636雙模手機僅在頭三個月,就售出10萬部。這些都在暗示著,在未來的3G終端手機領域,設備商將近水樓臺先得月。
海外運營商頻下單3G手機顯中國優勢
更新時間: 2006-06-02 09:50:3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