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政經混亂,通貨膨脹,買個雞蛋也要上萬元,“這錢還有什么錢的價值?它還不如紙的價值。”
什么是價值?
其實,價值就是作為客體的物或者人,對于作為主體的人產生的積極作用。
軟件,與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百姓生活都息息相關,當然也有其價值。
然而,一個企業買了一套高端軟件,售價很高,簽約儀式也很隆重,很風風火火,這是不是體現了價值?某軟件獲獎了,是不是就有了價值?某城市以超低的價格——100元買57套Office辦公軟件,刷新了國產軟件政府采購的,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個軟件低價值?
什么是軟件的價值?
正如人的價值有人的自我價值和人的社會價值一樣,軟件,也有著自身的價值。軟件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軟件產業成績斐然,軟件市場持續擴大,軟件企業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產值已達3900億元,在很多領域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我國軟件產業規模已超過印度和韓國。
可是,在社會這個大整體中,軟件的價值絕不是只局限于自身產業的提升,否則,就會淪為自娛自樂。
泰戈爾曾這么感慨:那穿起王子的衣袍和掛起珠寶項鏈的孩子,在游戲中失去了一切的快樂。他的衣服絆著他的步履。為怕衣飾的破裂和污損,他不敢走進世界,甚至于不敢挪動。
人,只有融入世界,才會快樂。
軟件也只有應用于社會的生產、生活并帶來積極的效果,才真正體現了軟件的價值。
在金融、電力、能源、鋼鐵、機械、紡織等行業和企業,軟件改變了其傳統的生產、辦公方式,提高了效率,節約了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幫助各行業、企業創造了更高的價值。
在我們的生活領域,軟件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層出不窮的游戲軟件,功能不斷翻新的手機軟件,旅行時GRS可以指路引航,照片不滿意了可以PS一下,想不起來單詞有詞霸……
在不知不覺中,軟件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如果很多時候我們想不起來軟件是如何改變了我們,只是因為“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應用帶來價值,這是軟件業不變的真理。軟件的價值,也就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一個已過時的軟件,必然會被人們舍棄不用,失去應用的軟件,其價值就是零。
因此,軟件的價值,勢必跟隨著創新的旋律。創新,是軟件價值的先天必要條件之一。創新的過程總有成功有失敗,我們不要指望消滅所有的失敗,因為如果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時,真理也要被關在門外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