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培養,是一種高考類名詞,類似于定向培養。嵌入式培養就是嵌入式系統相關技術的培訓。嵌入式系統是硬件和軟件相結合,嵌入到整機里使整機實現智能化的一個系統。
嵌入式系統本身是一個相對模糊的定義。嵌入式系統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工業、服務業、消費電子……,而恰恰由于這種范圍的擴大,使得“嵌入式系統”更加難于明確定義。
雖然嵌入式系統是近幾年才風靡起來的,但是這個概念并非新近才出現。從20世紀七十年代單片機的出現到今天各式各樣的嵌入式微處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規模應用,嵌入式系統已經有了近30年的發展歷史。而嵌入式培養也是發展趨勢的產物。
從80年代早期開始,嵌入式系統的程序員開始用商業級的“操作系統”編寫嵌入式應用軟件,這使得可以獲取更短的開發周期,更低的開發資金和更高的開發效率,“嵌入式系統”真正出現了。
一般來說嵌入式培養常用的軟件架構有三種:順序執行的前后臺系統、時間片輪詢系統和多任務操作系統。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我分別用三種軟件架構對一個實例進行介紹說明。這個實例如下:它有4個任務,這4個任務為按鍵掃描、聲光報警、顯示屏刷新和超聲波測距。這個實例的具體功能是通過按鍵設置測量距離的閾值,當測距距離低于設置的閾值時,觸發聲光報警并且將測量距離實時顯示在顯示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