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開發到底是什么一個概念,總會有人覺得它是一個很深奧的一個課程,其實嵌入式的開發總的來說是一個整合能力的,需要學習者有一定的知識邏輯水平。而且由于嵌入式系統是一個受資源限制的系統,我們要是直接在嵌入式系統硬件上進行編程顯然是不合理的。那嵌入式軟件開發的基本流程是怎樣的,進行嵌入式技術培訓可以系統掌握嗎?
在嵌入式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現在通用PC機上編程;然后通過交叉編譯和鏈接,將程序做成目標平臺上課運行的二進制代碼格式;將程序下載到目標平臺上的特定位置,由目標板上啟動代碼運行這段二進制代碼,從而運行起嵌入式系統。
嵌入式軟件開發的基本流程:整個過程中的部分工作在主機上完成的,另一部分工作在目標板上完成。首先,是在主機上的編程工作。純粹使用匯編代碼編寫源代碼,除了編寫困難外,調試和維護困難也是匯編代碼的難題;而c語言可直接對硬件進行操作,而且又有語言程序結構化、容易移植等優點,因而嵌入式系統源代碼主要是由匯編語言和c語言混合編寫。源代碼編寫完成后容易保存為源文件,再用主機上建立的交叉編譯環境生成.obj文件,并且將.obj文件按照目標板的要求鏈接成合適的.image文件。通過重定位機制和下載過程,將.image文件下載到目標板上運行。由于無法保證目標板一次就可以運行編譯、鏈接成功的程序,因此后期的調試排錯工作就特別重要。調試只能在運行態完成,因此在主機和目標板之間通過連接,由主機控制目標板上程序的運行,可達到調試內核或者嵌入式應用程序的目的。
一般來說,基于交叉開發環境的嵌入式應用軟件開發主要分如下5個基本階段:開發環境的建立、源代碼編輯階段、交叉編譯和鏈接、重定位和下載、聯機調試。
內容比較多,我們將在下次詳細介紹一下。關注嵌入式技術培訓,到粵嵌教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