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電路知識:嵌入式硬件也是需要許多電路搭建起來的,學習嵌入式之前必須對電路基本知識有一定基礎。了解常用的基本器件,基本儀器使用,具有一定的電路分析能力。這樣你才能看得懂嵌入式系統的硬件,才能為后續開發奠定基礎。
2、基本語言知識:嵌入式驅動程序編寫需要用到C語言,因此在學習嵌入式之前還必須熟練C語言基本語法,并能編寫些普通程序代碼。在學習C語言時養成規范的編程習慣,這將對以后的程序準確性有很大影響。
3、單片機:基于單片機自己設計并繪制電路圖,自己焊接或者生產PCB板,設計小型的電子系統。首先使用51單片機學習編寫流水燈、按鍵掃描、數碼管、液晶顯示、AD/DA采樣等簡單程序。有了一定基礎后可以設計尋線小車,溫度采集、時鐘顯示等嵌入式系統。之后可以使用430單片機、STM32以及Cortex-M3處理器作為學習嵌入式操作系統前的過渡階段,各位朋友可以自行選擇學習。為什么需要用他們來過渡呢?因為51單片機內部寄存器很少,編寫程序時不需要對GPIO口進行配置,默認就已經是輸入或者輸出。而當處理器功能強大之后,往往一個GPIO可實現多種功能,如USB功能、IIC功能、UART功能。在使用這種GPIO時就必須先進行配置,才能滿足需求。因此在學習后面操作系統之前,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從這些單片機過渡,這樣不至于后續學習摸不到頭腦。
4、ARM9/ARM11裸機學習:裸機程序編寫,即不帶操作系統的程序編寫,其作用和上面430單片機的作用相似,目地就是為了熟悉ARM架構,對ARM寄存器有深入的了解,這將對以后的驅動程序編寫帶來很大的方便。
5、Linux系統:嵌入式系統學習特別注意又特別難的地方就是Linux系統移植,對于系統的移植、系統的裁剪是學習的難點。搭建嵌入式操作系統的開發環境,即交叉編譯環境也比較麻煩,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一步一步動手實踐操作。學習了Linux系統移植,就可以編寫底層驅動程序了,通過交叉編譯環境將驅動程序編譯并下載到目標板上,并且編寫一段小測試程序驗證驅動的正確性。如在Linux下實現流水燈,實現按鍵功能。
6、基于操作系統的電子設計:學習到這一步,就可以稱得上嵌入式硬件高手了,因為你已經具備獨自設計嵌入式系統的能力了,現在就來小試牛刀。可以設計一些基于操作系統的攝像頭驅動、按鍵驅動、紅外驅動等。
以上就是小編與各位朋友分享的學習心得,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也歡迎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