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嵌入式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通信、交通、電子、醫療、軍事等眾多領域,已成為國內IT產業發展的核心方向,我國軟件產值中的40%來自嵌入式軟件!小到智能卡、手機、水表,大到信息家電、汽車,甚至飛機、宇宙飛船,我們的生活已經被嵌入式軟件所包圍。我們在深感嵌入式軟件在整個軟件產業發展中所處的舉足輕重地位的同時,也發現,大力發展嵌入式軟件技術與應用已迫在眉捷,因為它已經成為我國軟件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又一重要砝碼。預計不久的將來,嵌入式軟件技術將會引領人類進入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
嵌入式行業人才需求狀況 以嵌入式領域的3G為例,目前我國的3G核心人才不足萬人,基本上都受雇在幾個運營商和設備廠商。市場急需的嵌入式開發人才以及3G時代所需的增值業務開發人才非常搶手。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至少出現30-50萬的人才缺口,其中嵌入式15萬,移動增值可能35萬。隨著車載電子應用、手持娛樂終端在國內的普及,今年以來國內外企業紛紛加大了對嵌入式業務的投入,相關人才需求也逐漸加大。今年3月,據英才網指數統計顯示,計算機/信息服務共提供82069個空缺職位,占當月所有空缺職位總數的30.37%,。
從這些職位上看,市場上需要的嵌入式人才必須具備C語言編程經驗、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Linux)、內核裁剪經驗、驅動程序開發經驗。而這些都是在學校無法學到的知識。盡管很多大學的電子、計算機專業都開設了程序設計、微機原理、單片機等課程,但高校輸送的人才與企業需要的人才卻始終沒有對應上。事實上,這個缺口就是由于缺少系統的學習和項目經驗。企業需要的人才是知識+技能+職業素養,而大多數畢業生缺乏的是實戰技能與綜合素質培訓。
高校嵌入式教學狀況對新技術的高速發展,高校認為不用跟的很緊,多年來一直以講述原理、理論為主,旨在培養學生的基礎。但是在當前比拼研發速度的時代,企業鮮有時間培養人才,特別是中小型公司,他們都希望能夠找到可以直接做開發的員工。這樣,受害者自然是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 也有一些嗅覺靈敏的學校已經開始針對現狀進行調整。Linux、ARM、嵌入式設計這類課程已經越來越多的引入課堂。但嵌入式系統屬于一個交叉學科,涵蓋了微電子技術、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等多項技術領域的應用。沒有足夠的課程背景做支撐,很難掌握嵌入式系統的開發原理,這也是嵌入式系統課程難開的原因之一。嵌入式人才稀缺,身價自然就高,越有經驗價格就越高。其實嵌入式人才稀少, 根本原因可能是大多數人沒有條件去接觸,這需要相應的嵌入式開發板和軟件,另外需要有經驗的人進行指導和點撥,顯然目前的高校教育很難達到這種要求,因此也為國內的職業教育機構提供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