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ving Wladawsky-Berger 博士簡介:
出生于古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物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于1970年加入IBM 托馬斯·沃森研究中心,曾任美國總統信息技術顧問委員會兩主席之一。現任IBM技術戰略和創新部門全球副總裁,負責發現對IT行業未來至關重要的新興技術,并進行市場開發。
超級計算未來的挑戰
記者:現在人們談起超級計算,必提Top500,很少談到應用或者算法,你認為計算未來的挑戰主要來自何方?
Wladawsky-Berger:確實如此。事實上,500強只是一個列表,講的是硬件發展的演進過程,而超級計算真正的價值在于應用,未來的挑戰也來自應用。確切地說,是應用與芯片架構及系統架構如何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越是能夠了解應用的一些獨特的特點,越能夠設計出更好地滿足這種應用的芯片和系統。
記者:超級計算已經在核爆、氣象預報等十分復雜的計算領域大展身手,但在印度洋海嘯或者禽流感方面有何進展?
Wladawsky-Berger:印度洋海嘯實際上是地震問題,應該把這個問題交給地震專家。我們現在對地震的了解遠不如對氣象的了解。我不太熟悉禽流感方面的應用,我能確定的是,很多從事禽流感研究的專家正在逐步認識到超級計算的重要性,但他們對現有的計算能力卻并不滿意,他們需要十倍于現有的計算能力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所以,領域的研究人員總是要做好準備去學習如何使用一些更新、性能更強大的設備和工具。
記者:據說,每年在實驗室里做碰撞試驗的奔馳新車高達100多臺。既然超級計算能成功地模擬非常復雜的核爆炸,為什么不能完全取代汽車的破壞性試驗?
Wladawsky-Berger:汽車公司已經在用超級計算來模擬了,而且已經做得很接近實際情況了。
我想以后大部分的汽車撞擊實驗都會在超級計算機上完成。當然,可能還需要做一些其它的檢查,來確保這些仿真的正確性。天氣的預報比過去做得好得多了,這是因為有了性能更強的超級計算機來進行仿真。雖然很多領域的仿真都非常復雜,但目前還是取得很大進展。
記者:IBM的深藍擊敗國際象棋卡斯帕羅夫,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從仿真的角度看,深藍的智商相當于多大歲數的孩子?藍色基因的智商又是多少?
Wladawsky-Berger:這是一個非常哲學的問題。國際象棋運用的是人類一種競賽性的能力,這就是計算機為什么做得不是那么好的原因。我想,對于其它的涉及到競爭能力的程序,計算機表現得都會不那么盡如人意的。
使計算機更智能化的方式是對海量的信息進行大規模的分析。計算機其實不是像人類那樣可以進行推理,而是只能進行信息分析或者模式識別。比如,對醫生而言,計算機是一個非常超級的助手。但是計算機與醫生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計算機能做的只是在數百萬個信息中進行非常復雜的分析,然后得出哪種治療方案更加有效。看起來這些設備是有智能化的,實際上,計算機所做的工作只是信息分析。
記者:這么說您不擔心計算機會超過人類了?
Wladawsky-Berger:我可能是錯的,但是我真的不覺得計算機會具有人類的智能,它們其實只是在為人類的智能進行補充。
超級計算向何處去?
記者:通常認為摩爾定律還有十到十五年的有效期。我們看到個人電腦可以通過多核等并行技術挖掘摩爾定律的潛力,而超級計算早已是并行計算了,那么,當摩爾定律失效時,超級計算將如何應對?
Wladawsky-Berger: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藍色基因就是個例子。每個CPU的性能也許并不足夠強大,但把大量CPU有效地整合在一個系統中,就有了現在全球的計算能力。目前,藍色基因有65535個CPU,而未來,藍色基因會有10萬到50萬個CPU,甚至是100萬個芯片,從而構成強大的計算能力。
記者:這對研發和生產Power處理器的IBM微電子部門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消息。
Wladawsky-Berger:是的,但這不單對微電子有好處。我們還需要非常的架構師和設計師,他們必須要了解如何設計這樣一個有上百萬個處理器的系統。每個芯片可能都非常簡單,但如果把上百萬個芯片放在一起,情況就變得異常復雜了。
另一個辦法就是設計新的芯片,比如說,索尼下一代游戲機用的處理器CELL。我和索尼、東芝合作過,CELL對一些特定的應用來說,速度非常快,因為這些芯片的設計恰好是為這樣的應用而設計的。所以,未來人們會按照特定的應用,來選擇適合這種應用的芯片架構,這是我們要取得進步的另一種方式,所以,處理器將會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當然,也會非常復雜。
記者:IBM和德州大學正在聯合研發一個名為TRIPS的超級芯片,這是個受到美國國防部APART資助的項目,其內容是試圖將超級計算機放在一個芯片上——在單個芯片上實現萬億次的計算能力。據研發者說,他們正是不滿意現有的延續了20多年的超級計算架構,才產生了研制TRIPS的想法,而且TRIPS的擴展性非常好。請問TRIPS是否會成為IBM下一代高性能計算的基礎?
Wladawsky-Berger:我們確實有這樣一個合作項目來開發更先進的芯片。我不再這個領域工作,對這個項目不熟悉。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項目,從樣品轉變到產品需要很長的時間,我看不止是下一代的問題,可能是未來幾代之后的問題了。
記者:Linux成為超級計算的主流環境,其重要原因的是Linux將超級計算的計算環境大眾化嗎?
Wladawsky-Berger:Linux與Unix差不多,大部分人在大學學習的時候,學的就是Linux和Unix系統,所以他們用起來覺得很舒服。由于Linux既簡潔又高效,占用的資源很少,而且非常可靠,所以才會在超級計算上這么普及和受歡迎。
記者:微軟去年也宣布進軍超級計算,談到流行,Windows應該更時髦呀?
Wladawsky-Berger:正如IBM的主機不適用于超級計算所以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統那樣,Windows是為其他一些應用設計的。我個人認為,Windows對于超級計算并不適用,就目前來說它的體積太大了。我想可能微軟會向這個方向努力的。
給美國政府的建議
記者:您曾任美國總統信息技術顧問委員會兩主席之一,這個委員會是如何運作的?
Wladawsky-Berger:我們主要是從在大學、私營部門或者政府部門工作的很多非常聰明的人那里獲得信息,這些聰明人還不止來自一個國家。我們征求他們的建議、收集他們的觀點,并且召集會議來分析他們的建議,從中找出的結論,向總統提交。
記者:您在今天的國際計算機創新大會上做主題演講時,給美國政府的建議就是投資于研究,這個建議有多重要?
Wladawsky-Berger:政府投資研究是極其重要的。這可以鼓勵更多的大學進行科研,從而使其能夠招收更多的學生,有足夠的資金購買更好的超級計算機以及設施來進行研究,我想投資于研究和教育是頭等大事。
記者:美國政府在基礎研究方面投入很大,那么這些研究成果終會歸屬于誰?
Wladawsky-Berger:總體而言,政府投資的研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開放的,但也有些特例。
記者:美國政府如何評估IT在國家競爭力中的作用?
Wladawsky-Berger: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超級計算,更為重要。如果國家具有非常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就能夠更好地在各個領域進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