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九堂
專利問題一直是TD-SCDMA標準的敏感和焦點話題,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大唐僅持有7.3%的TD-SCDMA專利,而大部分專利仍為諾基亞、愛立信、西門子和高通等海外廠商所持有,也就是說中國自主開發的TD-SCDMA標準仍不繞開專利費問題。在近天津舉行的“2006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會暨論壇”期間《國際電子商情》參與的一個小型媒體見面會上,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表示,TD-SCDMA技術的絕大部分核心專利在TD-SCDMA產業聯盟企業手里,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海外廠商,7.3%的說法沒有道理。由于聯盟企業主導TD-SCDMA專利,因此未來TD-SCDMA專利問題也很容易解決。
楊驊:TD-SCDMA的主要核心專利在TD-SCDMA聯盟企業手里盡管一直有很多有關TD-SCDMA專利的不利報道,但為了避免引起爭端,楊驊始終不愿意在公開場合正面回應。楊驊解釋說:“我們不希望過早引起不必要的爭端,在TD-SCDMA專利上我們有自己的看法,但我們不會正面回應。在TD-SCDMA產業還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和基礎的時候,就把專利問題搞得很復雜,不利于TD-SCDMA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們一直不正面回應(一些對我們不利的說法)。”
TD聯盟企業掌握大部分核心專利但楊驊強調:“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對于國內外所有廠商的TD-SCDMA專利都做過一個詳盡的分析和評估,TD-SCDMA的主要核心專利在TD-SCDMA聯盟企業手里,而且我可以說一個大概量的概念,是絕大部分在TD-SCDMA聯盟企業手里。海外一些廠商的確也持有TD-SCDMA專利,但在數量和質量上,遠遠不能夠和我們相比。”他解釋說:“這也就是為什么近年來,一方面,外面傳說(大唐)只有7.3%的專利,另外一方面,海外廠商仍在打壓我們。如果我們真的是只有7.3%,他們(海外廠商)放我們做(TD-SCDMA)好了,反正我們做好了后,他們就可以坐收專利費了。因為WCDMA他們收,TD-SCDMA他們也是收,就無所謂做哪一個了,做哪一個都行,市場都是他們的。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所以7.3%的說法,只是有些人在外面宣傳給中國人聽的,并不是給外國人聽的。外國人自己心里有數,知道是多少。”他表示,某家芯片廠商是有很多相關專利,但是它采取的策略是用一大堆垃圾專利包裹少數幾個真正的專利,故意讓人不知道哪一個是真正有用的。不久前,一位海外測試設備廠商的人士也對《國際電子商情》表示,專利不在于多,關鍵在于精,所謂核心專利,就是指那些別人繞不開的專利。只要擁有別人繞不開的核心專利,哪怕只有一個,也有資格和別人談判。因此,這位人士指出,即使中國企業只有7.3%,只要是核心專利,也足夠了。由于TD-SCDMA聯盟企業持有大部分核心專利,楊驊表示,“未來在TD-SCDMA專利問題上,是很容易解決的。因為海外那些廠商也有TD-SCDMA產品,既然都對這個市場有需求,大家就會來談一個專利交叉許可。但我們擁有大頭,所以主導權在我們手中。”
從來沒有進行過TD專利談判對于常見于報端的“TD-SCDMA專利談判沒有進展”這種說法,楊驊也予以了駁斥。他指出:“實際上,我們從來沒有跟人家(海外廠商)談過TD-SCDMA方面專利的問題,從TD-SCDMA產業聯盟(2002年10月30日)成立到現在,我們從來沒有主動去和人家談過。國內的確是有一些廠商曾組織過3G專利的知識產權談判,但那是針對WCDMA,而不是針對TD-SCDMA。對于國外這些(持有TD-SCDMA專利的)廠商,我們的態度是非常開放的,我們愿意和任何對TD-SCDMA專利有訴求的廠商進行談判,但他們從來沒有來過。”
由于WCDMA技術和市場目前被海外廠商主導,如果將專利以低價許可給中國廠商,意味著很大一部分市場要切割給中國廠商,因此,為了制約中國廠商,持有專利的那些海外廠商常常漫天要價,在專利談判上非常不積極,中國廠商在WCDMA專利談判進展上一直非常艱難。楊驊表示:“但TD-SCDMA不同,國外廠商都認為TD-SCDMA是中國企業的市場,所以他們是從中國企業這里切割市場,所以有很高的積極性來談專利許可問題,只要這個市場起來了。所以這兩個(TD-SCDMA和WCDMA)的主動和被動地位是不一樣的。”
楊驊還表示,從2G到3G的發展過程中來看,只要是海外廠商的技術和標準,都是中國企業追著和人家合作,TD-SCDMA是反過來的,都是海外廠商紛紛找著中國公司合作,和中國的系統廠商綁定在一起。由于以前沒有下定決心,現在還有幾家海外通信設備公司沒有著落,他們都很著急,有的甚至開始找一些國內二線通信設備廠商合作。他總結說:“TD-SCDMA標準不僅使中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開發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使我們在產業中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TD聯盟內部也有IP處置原則在解決了專利問題上的“外患”后,為了避免“內憂”,在TD-SCDMA聯盟內部,也有一套專利處置原則。楊驊表示:“我們對進入TD-SCDMA聯盟的企業是有嚴格的要求的,是企業必須要有真實的投入和很好的產業成果,第二點就是,IPR(知識產權)問題上必須認同聯盟的處置規則,企業的相關專利必須納入聯盟中。所以TD-SCDMA聯盟的發展要求很嚴格,循序漸進。今年聯盟在4月份開理事會的時候,我們接到了三十幾家廠商加入聯盟的申請,但是我們只批準了四家。我們不希望把聯盟做成一個論壇,我們是一個緊密的組織,為推動TD-SCDMA產業發展來共同作出努力。”2002年10月30日,大唐電信、南方高科、華立集團、華為技術、聯想、中興通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中國普天等8家企業自愿聯合發起成立TD-SCDMA產業聯盟,簡稱TDIA。到目前為止,TD-SCDMA產業聯盟擁有29家成員企業。事實上,楊驊目前擔心的并不是TD-SCDMA專利問題,而是擔心那些在TD-SCDMA產品上暗自發力的海外廠商。他表示,不少海外廠商已經開始在TD-SCDMA上做一些實質性的工作,憑借多年的產業積累,他們的進展速度非常快。這些廠商非常有名,目前就推出TD-SCDMA產品,會影響其WCMDA的企業形象,因此暫時還在幕后,但一旦市場啟動了,他們甚至可能會跑在前面。由此看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如果還不下定決心大力投入TD-SCDMA,很可能面臨“起了個大早,趕了趟晚集”的尷尬。在天津舉行的“2006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會暨論壇”(5月18日-20日)上,集體參展的TD-SCDMA產業聯盟引人駐足。在此次展會上,有20款左右TD-SCDMA終端展出。與2005年每家企業通常只有一款只可通話的簡陋TD-SCDMA手機相比,海爾、海信、波導、浙江華立和英華達等眾多整機廠商展示了多款外觀和功能更加豐富的TD-SCDMA樣機。他們普遍加大了對TD-SCDMA手機研發的投入,將TD-SCDMA作為3G手機研發的重心,力度甚至已經超過WCDMA手機,而對CDMA2000手機近期前景則不太看好。而為了迎接TD-SCDMA的商用,參展的芯片廠商展訊通信、凱明信息和重郵信科紛紛表示,將于2006年第三季度推出第二代、可商用的TD-SCDMA基帶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