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目前的雙核CPU被懷疑是一款“以中國市場為主要供貨地區”的“殘次品”。昨天,記者在專業硬件網站PCPOP電腦時尚看到該網站本周新發布的評測文章,對英特爾低端雙核產品千元左右的奔騰D805提出質疑。
? ?對此質疑?英特爾負責產品技術的媒體負責人汪洪華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款針對低端用戶開發的產品,是針對全球市場推出的。”
PCPOP的報道指出,在英特爾早先的雙核處理器路線圖中,并沒有出現這樣一款產品。但在年初,突然傳出奔騰D805的消息,而且它出現之后,一反常態地不給各大媒體評測,顯得對產品沒有信心。經研究產品信息,發現它的前端總線瓶頸問題在這款產品上表現得尤其突出,是“史上惟一533MHz雙核處理器”,而一般的奔騰處理器無論單核還是雙核前端總線都至少在800MHz。對此?汪洪華解釋說?“我們并不是每款產品都要做評測的,今年出的系列CPU大部分都沒有做評測。533MHZ前端總線的配置并不會影響CPU整體的性能。英特爾的產品有很完整的產品線,有高端也有低端。”
同時,PCPOP稱D805是一款過渡性產品。這款產品對消費者主要的危害在于,性能還不如單核產品,而消費者卻誤以為是用非常低的價格買到雙核。同時此款產品發熱量極高,臺灣網友做過試驗,極限的情況下需要550W的電源才能滿足需求,而一般的CPU正常功耗不到100W。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英特爾之所以近期推出這樣一款“怪異”的產品,主要是感受老對手AMD在雙核上的巨大壓力。據報道,2006年,戴爾、惠普、宏?等主要廠商削減了英特爾處理器和芯片組訂單。而其日前發布的2006年季度財報顯示,截至4月1日英特爾首季總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利潤同比下滑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