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下稱“中芯”)正在籌措一筆6億美元的聯合貸款。該公司投資處處長賴佑明近日表示,這筆貸款來自9家境內外銀行,預計6月份正式到位。9家銀行分別為上海浦發、中國銀行(香港)、中國交通銀行、日聯集團、中國建設銀行、荷蘭銀行、東京三菱銀行、DBS銀行、富邦產物銀行(香港)。
這是繼去年獲得境內銀團6.5億美元、年初獲荷蘭銀行8500萬美元之后,中芯獲得的一筆高額貸款。
資金需求擴大
賴佑明說,6億美元將首先用于償還中芯(上海)3.93億美元短期負債,而剩余資金將用于北京12英寸工廠擴建以及上海8英寸工廠產能的擴充。
這是2006年中芯資本支出的一部分。該公司總裁兼CEO張汝京不久前曾對記者表示,中芯今年資本開支與2005年相當,約為11億美元。
持續高資本投入一直令人懷疑中芯的資金鏈。賴佑明否認了這種困境。他說,公眾對產業、中芯業績的理解有偏差,比如說,中芯連續五季虧損,主要是設備折舊所致,并非獲利能力問題。
盡管如此,中芯的資金壓力并未因此解除,它的資金需求正進一步擴大。2006年,中芯至少有三座新工廠落成:上海12英寸廠、北京12英寸廠(規劃為三座,目前僅一座半投產)、成都8英寸廠。賴佑明補充說,上海新的12英寸廠明年才會采購設備。
武漢建廠未定
一位半導體產業人士對記者透露,中芯欲在武漢設立半導體工廠,總規劃投資達人民幣100億元,據說是武漢“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但是賴佑明對此不予評價。
記者同時了解到,事實上,早在2003年7月,張汝京就先后到武漢考察,但此后并無投資。今年3月份,張汝京半月內到武漢兩次,湖北省委書記、省長等曾先后接待。
上述半導體產業人士說,在武漢設廠,應該像中芯成都廠一樣,不是中芯主動意向,而是當地政府意愿,由它們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