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九堂
電源廠商電盛蘭達(Densei-Lambda)日前在北京宣布推出第五代開關電源產品,以滿足業界對環保(符合歐盟RoHS指令)、小型化、高效化開關電源產品的需求。會上,Densei-Lambda推出了4個系列電源新產品、新機型。包括兩款第五代新產品——AC/DC標準開關電源HWS系列和CC-E系列DC/DC轉換器;業界以1U尺寸實現1,500W功率的小型大容量CVCC可變電源Genesys系列;以及強調性價比的AC/DC封裝型電源SWS系列。
其中,HWS系列是一種輸出功率15W-1,500W、輸出電壓3.3V-48V的高效小型產品。據介紹,與舊型產品相比,HWS系列在確保同等輸出功率的同時減小了50%的體積。該系列陣容豐富,提供有封裝型、無封裝型、遙控型等選擇,應用包括工廠自動化設備控制器、半導體制造/檢查設備、醫療設備、電力設備及各種顯示設備。CC-E系列是一種小型、輕量、符合RoHS指令的DC/DC轉換器產品,不使用鉭電容及電解電容,全系列內藏遙控機能對應DIP和SMD裝配方法,輸出電壓高精度(±3%)。
電盛蘭達海外市場營銷經理山神悟表示:“我們的產品都采用了技術,完全實現了無鉛化工藝,大部分產品已經滿足不久即將實行的RoHS指令,標志著我們已走在了環保技術的前沿。”
無錫聯美蘭達電子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黃勤?介紹說,標準的開關電源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誕生,第二代產品為20世紀70年代中期取得UL認證的開關電源,第三代產品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符合全球通用規格的開關電源,第四代產品為20世紀90年代中期符合諧波電流抑制規定和EMC要求的開關電源。而隨著歐盟環保指令(RoHS)即將生效,符合RoHS要求、節省能源和低噪聲的第五代環保型特開關電源在2005年左右開始出現。
近年來, 隨著DSP等元器件的小型化、高速化,開關電源的控制部分正在向數字化方向發展。由于數字化,使開關電源的控制部分的智能化、元器件的共通化、電源的動作狀態的遠距離監測成為了可能。開關電源市場中,從質量、交貨期等方面,標準電源正在成長壯大。然而,電源的使用方法因系統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現有狀況是對特制電源的需求很強烈。數字化控制開關電源集標準電源和特制電源的優點于一身,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而電盛蘭達在數字電源的開發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其先進開發部項目領導竹上榮治也因名為“數字PWM的分解能改善方法”的論文獲得了日本電子信息通信學會通信能源技術研究會授予的“青年工程師論文發表獎”。
竹上榮治指出:“數字電源目前關鍵的是成本,預計普遍使用是在3年以后,目前很多公司還在研發階段。”他介紹說,由于成本仍較高,數字電源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那些需要很多功能、靈活性強和對成本不敏感的應用,如機器人,高精密色彩顯示的大型顯示器,高瓦特的可變電源和通信領域的小型DC/DC轉換器。
對于開關電源產業來說,不光是技術上正出現重大變革,而且產業也正在發生整合,并購頻繁發生,Densei-Lambda也涉及其中。2004年,C&D Technologies先后收購了Celab、Datel和Celestica電源系統三家公司。2005年,TDK宣布以2.35億美元收購英國Invensys plc旗下的Lambda電源公司,包括Lambda USA、Lambda Europe、Densei-Lambda KK以及其他幾個實體。隨后,Densei-Lambda又宣布將Lambda USA和Lambda Europe整合至旗下,Densei-Lambda成為TDK的子公司。不久前,TDK和Densei-Lambda宣布,2006年4月1日以后,電源產品啟用統一品牌TDK-Lambda,涵蓋AC/DC開關電源、DC/DC轉換器、DC/AC逆變器和電源模塊等產品,雙方將共同進行推廣和銷售。
山神悟表示,Densei-Lambda的優勢在于AC/DC電源和電源模塊,主要面向工業設備;而TDK的優勢在于DC/DC轉換器和DC/AC逆變器,主要面向消費產品,雙方的合作將產生互補。他表示,分布式供電正從通信領域向工業設備領域擴展,DC/DC轉換器的使用越來越多,因此和TDK合作有利于補充Densei-Lambda在AC/DC領域的優勢。他強調:“TDK在磁芯和陶瓷電容等開關電源上游材料和技術領域,居業界領導地位,這將給Densei-Lambda帶來優勢。”
山神悟指出,電源產業整合正朝向兩個方向進行,一是追求規模,實現規模效應,如艾默生;二是專業化,成為某個領域的,例如Densei-Lambda。他強調,Densei-Lambda將繼續走中高端路線,專注于以通信、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電力和醫療五大領域為核心的工業電源市場,不會過多涉足PC和消費電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