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珠海納思達市場總監臧曉鋼告訴記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在愛普生公司的強烈反對下,仍然在6月29日宣布對中國墨盒337調查案中,行政法官提出的初裁意見進行全面的復審,復審時將對初裁意見中出現的明顯錯誤予以糾正,并會按照美國法院在KSR和TELEFLEX案例中所提出的新的專利法律標準進行仲裁。
去年2月,日本愛普生公司在美國利用“337法律條款”,狀告包括珠海納思達等在內的中國16家通用耗材制造企業專利侵權。這是美國歷史上涉案專利權多和涉案企業數多的一起“337調查案”,也是針對中國整個行業的一起“337調查案”。
面對日本愛普生公司的利用專利權進行的市場壟斷,納思達挺身應戰,成為惟一積極抗爭愛普生壟斷的中國耗材企業。經過1年多對ITC337調查的抗訴,在今年3月30日,在美國將中國知識產權問題、出版物市場準入問題訴諸WTO之際,中美貿易關系緊張的時刻,ITC執行法官給出了初裁意見認定,納思達等中國企業侵犯了愛普生在美國申請的專利權。納思達認為ITC行政法官片面地對愛普生的所謂專利權進行了擴大化的解釋,對中國企業和納思達是不公正的初裁意見,要求ITC對初裁意見復審。
就在ITC執行法官初裁意見出臺后的30天,美國法院針對一例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的KSR和TELEFLEX專利侵權案件做出了終的裁決,宣布“以舊技術的組合、以非真正創新技術獲得的專利權”不再受到美國法律保護。納思達迅速做出回應去函ITC,說明愛普生的專利使用了在先技術,沒有新穎性和創新性,要求ITC在復審中重新審核愛普生的專利,取消對其專利權的過渡保護和擴大化的解釋。
據了解,愛普生狀告納思達侵權的專利就是利用了已有技術重新組合而成的,目的是壟斷墨盒市場,并沒有技術創新。而納思達從成立之初就不斷推出新技術,早在4年前就研發出了微壓控制供墨量的墨盒新技術,使墨盒的殘留墨水量減到少,解決了原裝墨盒多年都無法解決的“殘墨”問題,推動了中國打印耗材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墨盒產量已占據了國際市場60%以上的份額,已形成了龐大的產業規模。
臧曉鋼告訴記者,我們相信美國的法律是公正,我們也相信ITC在這起涉及中國墨盒的337調查案中,會根據美國的法律原則做出公正的仲裁。
新聞鏈接
近幾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崛起的中國企業頻頻遭受“337”調查。隨著中國制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增強,中國已經成為當前“337調查”目標。從1986年起有關中國的“337調查”開始,截至2006年6月,涉及中國大陸產品的337調查共計53起,46起涉及發明專利糾紛。2006年上半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起的11項337調查中,5項是針對中國企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