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世界經濟的向好及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特別是我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持續不減,投資類繼電器在通信、設備裝置、汽車等領域有增無減,傳感技術、微電子、光電子及計算機技術迅速滲透融合于傳統的機電繼電器之中,對繼電器的技術發展、生產模式、營銷方式提出了新的課題,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投資類產品發展迅猛技術和市場熱點突出
隨著通信事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第三代通信繼電器已有逐步將被第四代通信繼電器更新替代的明顯趨勢。特別是我國建于上世紀中末期的數量龐大的通信設施面臨更新換代,廣闊的市場和日趨活躍的需求,必將刺激日趨成熟的第四代繼電器生產。第四代通信繼電器由于其外形尺寸更小、功耗更低、質量更輕而受到用戶青睞。據統計,2004年我國固定電話主線普及率和移動電話的普及率分別達到23.5%和24.5%,若以發達國家60%普及率計算,我國局用交換機還將有5億線-7億線的增量,僅此就有13億只-15億只第三代通信繼電器的需求。巨大的商機由于其成本和技術的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頸而受到制約。可喜的是,日前國內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通信繼電器產品HFD3,終于在廈門宏發電聲有限公司開發成功了。它的問世使得國產第三代通信繼電器的研發制造迎頭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民族繼電器工業由此實現了在高端通信繼電器領域的成功突圍。現在國內通信繼電器的生產、技術絕大部分集中在外資、合資企業之中,這需要給予十分的關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方可使民族繼電器產業、企業搶占先機。
高頻繼電器、光電子繼電器、微電子繼電器等,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呈現日漸旺盛的市場前景,其應用無疑將迅速提高并促進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特別是醫療器械對微電子繼電器已有了實際的需求,而這些技術國際上先進生產國也有相當的突破和發展,可我國繼電器行業尚有極大差距。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投資類繼電器必須成為我國繼電器行業今后一段時期內重點發展的方向。
消費類的商用繼電器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國際上普遍向好的消費市場,其生產、銷售、應用勢頭平穩增長。在此領域,除少部分高端市場被外資、合資企業占據外,很大部分被國內企業所瓜分,且我國繼電器的生產、出口也基本集聚于此,競爭呈白熱化。雖然市場容量不斷擴大,需求旺盛,但由于生產能力過剩,“羊群效應”使得企業產品同質化而刺激“價格戰”更加激烈。比如:僅空調、微波爐等使用的電磁繼電器的生產廠家大大小小就有近百家,使得產量愈來愈大,價格越來越低,再由于整機廠家的壓價和材料、人工成本的上升,利潤愈來愈薄。
以差異化攻克同質化形成核心競爭力
毫無疑問,國內繼電器行業的產品同質化已到了“崩盤”的邊緣,數百家企業將目光緊緊盯在家電的應用方面,而將高端應用市場拱手讓給了外資企業,令人焦慮、痛心。拼搶、廝殺的是“同胞兄弟”,血肉橫飛、慘不忍睹。利潤底線幾近擊破,有些企業甚至只能靠“出口退稅”或“賣邊角余料”擠出利潤。而實際上,繼電器的應用市場十分廣闊,挖掘市場首先要細分市場,找準定位,以企業的“差異化”生產破解這一局面。
在“差異化”的戰略下,拓展新的應用市場,打破銷售持續低迷,“千軍萬馬擠一條道”的狀況,要利用已有的豐富的從業經驗,充分利用本企業的比較優勢、找準突破口,避開他人的鋒芒,尋求發展機遇。如此,才能使本企業的發展空間得以保持乃至拓寬。
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繼電器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其發展趨勢越來越明朗:外型更小的繼電器的銷量日趨上升;無線及寬帶應用需要更高的性能,使得微波繼電器需求旺盛;隨著固態繼電器性能的提高,體積縮小,價格(成本)降低,應用領域日漸擴大;隨著《蒙特利爾公約》在我國生效和世界環保的要求,使得無鉛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無鉛化繼電器將帶動相關技術的進步。
我國繼電器行業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水平還很有限,取得專利權的產品及其技術不十分令人滿意,再加之,于上世紀部分企業通過合資等方式引進的技術和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日顯落后,更多的企業在技術上一直依靠“模仿”,又由于“引進模仿型”的產業格局,使得我國繼電器行業的技術標準落于人后,或人云亦云,喪失技術標準上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在技術標準的采用上,繼電器廠家因不理解標準的實際需要,為爭取用戶在產品標準制定上不以實際功能需要為標準,盲目抬高企業標準,使繼電器在實際使用上存在不必要的剩余功能,這必然增加繼電器的成本,更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在通用產品上,繼電器廠家要制定合理的適用性標準,避免盲目攀比而脫離實際。“創品牌”企業要切實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標準。
控制繼電器協會根據行業近幾年的發展情況,通過對行業現狀、發展態勢的深入分析,同繼電器行業專家共同協商確定了繼電器行業今后幾年的發展規劃,繼電器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遵循“凝練核心技術、提升創新能力;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由大變強”的發展戰略。以我國逐步確立的世界制造業基地為契機,加強片式化、微小型化、多功能、組合化的新型繼電器研發,以適應新一代數字技術產品的發展需要,不斷使繼電器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拓展和延伸,滿足向國際制造業提供配套的能力,確立世界繼電器產業制造基地的地位。在行業中有創新能力的企業,要充分研究行業市場發展動向,把握整機廠的技術發展方向,積極參與其產品、技術的預研,為其核心技術提供支持。尤其在通信、汽車、手機等領域,行業內技術研發能力強的企業通過合作和聯合,向高端繼電器產品沖擊,提高配套能力,對高端產品及其技術的研究將作為規劃的重點。從行業角度,急需創新目標,并通過創新機制來保證目標的實現,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
為此,我國繼電器行業應切實迅速地從技術上的“引進模仿型”實現向“技術創新型”的戰略轉變,重視專利工作,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技術標準關乎產業的發展前途,決不可掉以輕心。要想擺脫我國繼電器行業只能蟄伏于世界繼電器產業價值鏈末端的困境,跳出只能掙取低附加值產品“血汗錢”的泥沼,就要把握繼電器產業發展的主動,努力提高專利水平,走技術創新之路。加強研發能力,全面進行產品創新,依靠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建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群體,使我國的繼電器行業從“制造”或“裝配”大國變成真正的繼電器產業強國,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