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微處理器技術實驗室主管謝卡爾-博卡(Shekhar Borkar)周二表示,雖然中國設計的“龍芯2號”處理器短期內無法與英特爾展開競爭,但該產品所使用的技術卻表明,中國的CPU設計能力已取得長足進步。
在日前于臺北舉行的英特爾開發者論壇大會(IDF)期間,博卡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了上述表示。他表示,已經面世的“龍芯2號”表明,中國已在芯片設計能力上取得了快速發展。“龍芯2號”為64位處理器,主頻為500MHz,開發團隊為中科院計算所。與32位、266MHz的“龍芯1號”相比,“龍芯2號”采用的技術更為先進。
博卡表示,對于中國在芯片設計能力所取得的成就,英特爾并不視之為競爭,而認為這是中國CPU技術取得進展的信號。博卡說:“英特爾對‘龍芯2號’的發展持歡迎態度,這樣有利于培育中國芯片市場的生態系統。”
據悉“龍芯2號”采用了不同于x86的指令集,并能與基于MIPS架構開發的軟件及部件協同工作。英特爾產品則主要兼容支持x86架構的軟件或部件,如Windows操作系統等。一直以來,英特爾并不支持CPU制造領域的后來者。多年前,雖然德州儀器、IBM及其它知名半導體公司都曾試圖進入該市場,但無不鎩羽而歸。在全球PC處理器市場上,目前還在與英特爾、AMD兩巨頭相抗爭的PC機處理器廠家只剩下威盛。
“龍芯2號”開發者稱,“龍芯2號”將避免與英特爾、AMD發生正面交戰,而會借機進軍機頂盒等設備市場。除此之外,“龍芯2號”還可應用于使用Linux操作系統的低成本PC。
英特爾評論中國CPU設計獲長足進步
更新時間: 2005-10-20 00:00:0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