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曉林
“其實,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與英特爾全球其它研發中心并無太大的區別。”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英特爾企業事業部總經理杜江凌強調道。英特爾研發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英特爾在亞洲的個研發中心,目前有超過90多名員工。主要的研發領域包括:微處理器、通信和系統等三大塊。“我們有很多項目都是和美國的研發中心一起合作,我們不希望因為它在中國,大家就對這個研發中心有什么特別的關注。我們希望大家認為從中國研發中心出來的技術和全球其它地方的一樣好。”杜江凌補充道。
杜江凌: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的很多技術都已經進入產品據稱,目前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已經可以為英特爾做出直接的貢獻,中國研發中心開發的很多技術都已經進入英特爾的產品,如筆記本電腦中的多陣列天線等。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研發中心已經介入更多先進技術的研發。以通信為例,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的開發項目已經深入到移動MIMO、多無線技術共存、無線局域網漫游等先進領域。“移動MIMO技術主要由美國、中國和韓國的研發中心共同承擔。去年年初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開始介入這個領域。開始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只是負責其中的硬件實現,也就是建立MIMO用戶設備的原型,讓MIMO算法可以在硬件上跑起來。后來,我們增加了一批非常有經驗的研發人員,開始參與MIMO算法的研究。通過我們研究的信道補償算法和開環和閉環MIMO算法,2輸入2輸出的MIMO吞吐率在120公里/小時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兩倍。”杜江凌介紹說。據介紹,目前英特爾的移動MIMO技術研發的理論分析和仿真研究階段都已經結束。“其實英特爾的移動MIMO技術已經離開了實驗室階段,下一步就面臨標準化等方面的工作。按照經驗,標準出來后,商用化的進程會很快的。”杜江凌樂觀地估計。
3G、WiMAX、Wi-Fi、UWB,誰會勝出,誰將被取代?業界對爭論這一問題似乎已經“審美疲勞”,相反,更多的人承認至少在3-5年內幾種無線技術將共存。同時,隨著3C的融合,我們已經由不同電子產品使用不同的無線技術的時代進入了同一電子產品使用多種無線技術的時代,未來的手持設備就可能同時使用3G、Wimax、Wi-Fi和UWB等多種技術,這對多無線電共存技術提出很高的要求。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在多無線電共存技術上也取得了成果。它主要負責多無線電共存技術的仿真研究,例如WiMAX和Wi-Fi的隔離度仿真。通過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的隔離度仿真結果,產品開發人員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這幾個無線電之間的干擾達到規定的隔離度的要求,對產品開發的指導意義非常大。目前英特爾中國研發中心還在進行無線公共接入標準(WPA)的研究。有了這個標準,用戶可以在無線局域網間實現漫游,據稱目前在美國已經有幾大運營商開始進行這種試驗。“2008年奧運會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的機遇,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帶著筆記本電腦來到北京,他們用自己原來的帳號密碼就可以進行無線上網,而不需要在中國申請這種服務。”杜江凌說道。但是他并沒有透露目前這項研究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