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資訊能夠自由覆蓋的角落,都已知悉聯想公司在美國國務院政府采購中的遭遇。他們在和美國國務院的一單生意中,遇到了嚴峻的局面。反對這單生意者的理由是,聯想電腦在美國國務院的使用或可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遺憾的是,美國政府已魯莽地屈從了少數掌控錢袋子的議員,以及同樣少數的美國輿論的把關人,宣稱他們所采購的聯想電腦將只用于非保密的系統。
美國政府和國會的態度,背離了自由、公正的貿易精神。我們不去猜測,素來在政府采購中注重保護民族產業的美國政府,之所以將先前的“個人意見”升格成“國家意志”,是不是藏有不便公開示人的秘密。但我們確切地知道,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在聯想事件中的行動,對聯想是不公正的。他們的言說,從《聯邦政府采購法》和《購買美國產品法》中,找不到任何法律依據。過去一年,聯想對美國政府的銷售業務,既不違反兩部規范美國政府采購的法律,又完全符合美國政府采購機構對供應商的要求。所以,美國國會和政府,對少數國會議員和傳媒非議聯想的正面回應,暗含著對聯想公司商業道德的不信任,是對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公司的羞辱。它對聯想的傷害,不止于買賣的成敗,還有聯想在全球商業舞臺上的聲譽。
美國政府在聯想事件中的表現,與他們在推動政府采購市場開放中的一貫原則是背道而馳的。如果美國政府不是一個健忘的政府,他們一定記得27年前美國代表曾在日內瓦參與簽訂過《政府采購協議》,他們一定還記得十數年前,他們如何以“貿易制裁”向日本施壓,使美國大企業大踏步進入日本,分得日本政府采購市場中的一杯羹。倘若美國政府記性不壞的話,還應該能夠回憶起,美國是如何積極推進北美自由貿易區政府采購市場的開放,又怎么在APEC政府采購談判中,強調開放政府采購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謀求建立非歧視性的競爭性的多邊機制,從而方便更多的美國的產品和服務進入別國政府采購市場。
中國政府將于明年底以前,啟動加盟《政府采購協定》的談判程序,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政府采購市場的開放清單。我們希望今年以來不斷晃動自由貿易大棒,動輒就要給中國扣上“匯率操縱國”帽子的美國,銘記政府采購市場開放需要遵循的對等原則,放棄有悖于公平的雙重標準,和我們一起品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國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