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盡管部分分析師曾點名在全球半導體廠商中,除了英特爾與三星電子有足夠的財力轉型走向18寸晶圓時代,其它廠商很難參與,不過,除了英特爾與三星竭力轉型以外,ISMI的成員臺積電與德儀也表達出對于18寸晶圓的興趣,要求ISMI討論相關議題。
ISMI主管Scott Kramer表示,300P標準將作為從12寸晶圓轉向18寸晶圓時代的基礎原則,需搜集關于生產力設計、性質與矩陣等信息,此外,ISMI副主管Joe Draia則指出,300P可說是作為改善12寸晶圓生產力,并作為連接進入18寸晶圓時代的策略運用,事實上,ISMI的會員認為半導體生產走向18寸晶圓時代,乃是無可避免的。
ISMI指出,適用于300P的半導體設備及工具等,其相關設計與架構未來都必須能夠與18寸晶圓兼容,換句話說,現階段300P生產力強化策略,必須要能夠延伸至未來應用在18寸晶圓上,屆時在轉換到18寸晶圓的過程中,僅需在設計與架構方面進行細部修改工作,此外,ISMI并提議300P與18寸晶圓必須分享相同的商業模式,包括大量與少量的產品組合、在可接受的周期時間內,以及獲取多重彈性尺寸大小,這些相關的多重使用制造模式均需獲得接受。
采用300P準則強化生產力的策略,得以幫助目前的12寸晶圓廠逐步過渡到下一代晶圓尺寸,先前包括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在內的設備商均提出警訊,認為從12寸到18寸這樣大幅躍進的步伐,絕大多數半導體廠商及設備商,皆無法負擔起邁向18寸晶圓時代的高額研發預算。
不過,英特爾技術兼制造副總裁Robert Bruck則表示,與從8寸晶圓到12寸晶圓痛苦轉型過程相較,由12寸到18寸晶圓的轉型將較為容易,此外,在12寸晶圓上曾經遇到的問題,未來足以作為轉型至18寸晶圓的基礎,不至于需要重新來過,此外,ISMI也認為,以300P作為轉型過程的橋梁,正是促使該組織達成共識的原因。